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内蒙古为解决能源 “输出梗阻”,不断加强电网建设。图为电力工人检修电网设备。
(资料图片)
■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最近,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 “中国这十年·内蒙古”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呼和浩特举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孙绍骋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全区上下守望相助、感恩奋进,推动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刚刚过万亿元门槛到去年底跨过了2万亿元大关,人均GDP从4.2万元增加到8.5万元、居全国第十位,保持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一是厚植 “北疆绿”、增色 “中国蓝”,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牢固。二是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尽显担当。三是种好 “塞外粮”、丰盛 “中国碗”,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声名远扬。四是服务双循环、联通内与外,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活力彰显。五是守好 “北大门”、建好 “护城河”,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更加稳固。六是由衷感党恩、坚决听党话,“模范自治区”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七是抓从严治党、促自我革命,政治生态加快净化修复。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深入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孙绍骋认为,内蒙古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有不少地方 “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而且不止是盛产煤电,内蒙古因为 “风” “光”无限好,到处都是 “绿能”涌动。内蒙古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电力总装机达到1.56亿千瓦,外送电能力达到7000万千瓦,外送电量连续17年领跑全国,累计生产煤炭98.9亿吨、外运59.3亿吨,发电4.9万亿千瓦时、外送1.8万亿千瓦时,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煤电、煤化工基地。新能源装机达到5600万千瓦、占电力装机比重超过1/3,新能源发电量达到1191亿千瓦时、居全国首位。稀土就地转化率提高到75%以上,包头稀土钢轨为全国近四成的高铁铺上了优质 “跑道”。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在建设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上,内蒙古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4.6亿千瓦、约占全国的57%,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94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1%, “风” “光”无限,潜力无穷。内蒙古将抢抓 “双碳”机遇,推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力争到 “十四五”末新能源装机达到1.35亿千瓦以上、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内蒙古”,率先在全国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做强做精稀土产业,打造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国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区稀土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
孙绍骋强调,推进新能源建设,内蒙古在认真思谋如何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还应当为全区2400多万人民的利益着想,为子孙后代攒下更多 “家底”。为此,内蒙古明确提出新能源开发的三种方式:首先是自己干,其次是合伙干,最次也要拿土地和风、光资源入股赚个 “长流水”。如今内蒙古迎来了新能源发展的 “春天”,如果还是走老路,把资源 “一让了之”“一租了之”,那内蒙古的发展就永无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