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10月13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组织采访活动,境内外记者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对运河商务区两区会客厅、大运河森林公园、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进行参观采访,感受 “千年之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脉搏。 据介绍,运河商务区是副中心发展 “高精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作为首都运河金融城,着力发展总部经济、财富管理、绿色金融等重点产业,是城市副中心金融创新和高端商务服务功能的主要承载区,北京自贸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重要承载地。运河商务区突出 “低碳环保、以人为本、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建设宗旨,广泛应用世界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商业办公楼均达到绿建3星标准,打造绿色、森林、海绵、智慧城市的示范区。 作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 (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载体,运河商务区立足 “金融+总部”产业功能定位,集聚了一批符合产业定位的高精尖企业入驻。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上田八木入驻办公,普华永道咨询 (北京)有限公司落户,北京绿色交易所迁入并正式办公,运河商务区已经成为各类优质资源云集、备受青睐的创业高地和投资热土。 除了注重经济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通州区统筹谋划水生态环境提升工作,水生态健康状况不断提升,健康综合指数升级为健康等级。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包括 “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等上百种生物在北运河出现。现在,运河两岸游人如织,成为市民休闲散步的网红点位,各项亲水、滨水赛事活动也在持续激发城市副中心的城市活力。 随后,记者们来到城市副中心剧院、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 “三大建筑”建设现场,深刻体会到了工业区变身森林绿肺带来的舒适感。据介绍,今年年底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 “三大建筑”将实现基本完工,预计于2023年年底前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三大建筑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实现了项目整体低碳、绿色、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节能减排目标。据测算,三大建筑投入运营后,相比同类型未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公共建筑,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万吨。 十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加速规划体系落实落地,高质量做强产业体系,全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打好蓝绿交织底色。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强化城乡基层治理,实现城市治理能力水平新提升。夯实民生保障基础,大力开创社会民生建设新局面,高标准推进 “两区”建设,紧抓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契机,加快注入发展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