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高质量发展正当时
——2023中国工业经济高峰论坛暨第四届中国工业经济年会将在长春召开
■ 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 娜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委 “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相关要求,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提振工业信心、夯实经济回稳基础,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2月25-26日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与长春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 “2023中国工业经济高峰论坛暨第四届中国工业经济年会”。 本次大会将邀请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相关领导、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负责人、吉林省和长春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以及众多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共聚一堂,通过政、产、学、研、用交流机制,以期实现政策宣贯、资源共享、产业融通发展目标,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2022年,各项稳经济、提振工业政策发力显效,工业经济在波动中展现强大韧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6%,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7.7%,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主要行业运行总体平稳,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实现了快速增长。2022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6%,对整体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0.3%。其中,电气机械、仪器仪表等行业分别增长11.9%、4.6%。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全面恢复,2022年产销量分别增长3.4%和2.1%。总体装备制造业发展拉动性依然强劲。原材料制造业承压增长。2022年增加值同比增长1.6%。前三季度低位运行,9月以来增长加快。消费品制造业逐步恢复,2022年增加值同比增长0.6%。食品、农副食品、酒饮料和精制茶等生活必需品行业保持了一定增长。 从重点产品看,新能源、新动能产品高速增长,生活必需品平稳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充电桩、光伏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0.3%和47.8%。新材料产品高位增长,多晶硅、单晶硅产量增长较快,达到64.4%和51.8%。高技术产品增长较快,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以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16.3%和15.0%。速冻食品、乳制品产量分别增长3.3%和2.0%,毛机织物产量增长4.7%。 从地区来看,多数省份工业经济稳定恢复。去年31个省 (区、市)中,有24个工业增加值实现了增长。其中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福建、四川、湖北、湖南、河北等工业大省增速高于全国水平。中西部地区主要指标增速处于领先。2022年,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8%和6.2%,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3.0%,总体呈现平稳恢复态势。 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总体呈现 “稳中有进”的态势。“稳”主要体现在 (三稳)工业经济回稳向好,信息通信业平稳增长,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进”主要体现在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贡献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进一步加快。 工业经济回稳向好,“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彰显。2022年,中国工业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下大力气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取得积极成效。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5%。工业经济为稳定宏观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为近年来较高水平;工业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拉动0.8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7.7%,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产业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2022年,中国工业坚持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加快。科技创新取得一批重大突破性成果,去年年底,我国自主研制C919大型客机实现全球首架交付,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实现了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突破,获证上市并投入使用。创建了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40家,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总体平稳,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提升。2020年以来,受疫情持续影响,中小企业受到较大冲击,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纾困解难政策措施,助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各类市场主体享受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万亿元,其中约四成惠及小微企业。“2023年,中小企业平稳发展的困难挑战依然较大,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在1月18日举行的国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 2023年工业经济向好增长开新局 2月3日,在南宁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操作人员把电子元器件放入SMT生产线,经过20多分钟的一系列工序后电子元器件 “变身”价值不菲、应用于存储器的企业级内存条产品。 “一季度我们接到了超2亿元企业级产品订单。目前,生产线马力全开、加紧生产,这批货后续经过严格检测,将尽快送往外地客户手中。”该公司董事长崔文豪兴奋地表示。据其透露,今年该公司将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开拓东盟市场,加强与华为、联想、浪潮等头部企业合作,力争全年企业产值突破20亿元。 1月30日,伴随投资100亿元的林洋高效光伏电池项目落户南通经济开发区的开工建设,南通一季度计划新开工的99个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也随即拉开建设序幕。据悉,林洋高效光伏电池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南通市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并为当地新能源产业链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 新年伊始,国电投新能源、晶科能源、冠中新能源、太阳集团、中建材等项目陆续扩产、签约、开工,光伏电池片市场投资持续火热。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预测,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保守预测为95GW,乐观预测为120GW。 “2023年光伏产业、风力发电、储能等若能加大投资强度、投资力度,将产生很大的牵引力,一个新增长点,只要有热点,往往会带动一片、一圈经济向快向好发展,在这个领域有文章,值得做好。”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对新的一年充满信心。 各大企业新年开新局的背后,是各地工信系统积极保驾护航。 (下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