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 聚焦绿色能源转型 全国政协增设环境资源界别
■ 中国工业报记者 郭 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十四届全国政协新设立的 “环境资源界”首次亮相,85位委员分别来自能源、化工、环保等领域。据介绍,这是继1993年第八届全国政协增设经济界别后,时隔30年,全国政协再增新界别。环境资源界委员主要来自生态环境、能源、电力、水利、自然资源等领域,还包括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领域涉及海洋生态、湖泊生态、陆地生态等。“绿色低碳”是环境资源界委员提案关注的主题,其中减污降碳协同、绿色金融、生态产品价值、碳市场建设、碳汇等关键词备受关注。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而能源与环境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在 “双碳”目标下,能源领域的变革是“牛鼻子”。随着能源革命的不断深化,推动社会文明的能源、信息、生态、健康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一体化和融合化发展,国家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向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转型,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绿色消费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过去五年,在 “双碳”背景下,我国多元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已经逐步形成。多位来自能源资源领域环境资源界别委员,带来了加快能源转型、助推 “双碳”目标有效落地的提案,“降碳”“减污”等热词频频被提及。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辛保安在环境资源界委员联组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总装机25.6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煤电达到12亿千瓦以上,占总装机比重47.3%,新能源利用率保持95%以上,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上升到25%以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表示,要深刻遵循国家 “先立后破”的能源转型方向,携手共进、互为支撑,始终把 “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宋海良提出,要重点推进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通过大力建设绿色港口、绿色航道、绿色船舶、绿色公路等,打造交通能源新基建的创新形态。要在顶层设计层面不断加强引导,为交通和能源融合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同时,新型储能是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颠覆性技术,能够有力支撑未来能源电力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连续多年都在围绕环境资源领域建言献策,带来一份关于加快能源转型、助推 “双碳”目标有效落地的提案。 张兴赢在提案中建议,加快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破解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矛盾,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提出,利用核能供热、供汽、供电,是石化行业面临保障稳定供应与清洁低碳转型双重挑战下的优选方案,高温气冷堆与石化耦合可行且必要。卢铁忠建议,适时启动在一些清洁能源输出省份的核能利用。一方面,推动高温气冷堆与该区域的石化、钢铁等高耗能企业耦合发展,加快推动高耗能产业脱碳。另一方面,针对高比例发展风光新能源的省份,以核电作为基荷电源,支撑可再生能源基地的电力输出与消纳。 深化绿色金融发展 实现 “双碳”目标,需要完善的法治引领护航。当前,我国碳达峰碳中和 “1+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但还缺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基础性规则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专门立法。”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建议,从 “碳法规”“碳法律”“碳法治”三个层面协同发力,以法治的力量推进 “碳治理”落地见效。 深化绿色金融发展是实现 “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韩民春建议,作为绿色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商业银行在具体的业务运作过程中往往陷入两难的困境,需要从顶层设计中找寻绿色金融发展的突破口,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升级。 韩民春介绍,从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到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绿色制造,再到城市轨道交通等绿色基建,到碳交易平台的建立,都为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有助于商业银行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力促进新的消费热点形成。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存在着对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升级金融支持能力不足的问题。”韩民春介绍,从人民银行发布的绿色贷款投放领域看,绿色贷款主要集中在新兴绿色产业,尤其绿色交通运输项目和清洁能源项目贷款余额合计占比高达75%,但对于支持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资金投放相对谨慎。 完善碳排放管理运行机制 今年两会,重启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也引起了委员们的关注。自2021年7月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市场发展建设备受瞩目。截至2022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约2.3亿吨,累计成交额突破100亿元。 “和欧盟碳市场相比,我国碳市场的流动性与成交量还相对不足,目前很难发挥市场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也难以引起企业对碳减排的足够重视和长远规划。”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建议,完善碳市场管理运行机制,扩大全国碳市场参与企业的覆盖范围,全面普及碳标签及碳普惠制度,激活碳市场交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建议,重启并打造全国统一的自愿减排市场,研究并发布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CCUS)方法学,推动CCUS项目尽快纳入我国自愿减排机制。 此外,在碳金融方面。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王红玲建议,我国尽快打造全国碳市场核心枢纽,有序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她建议,支持推进碳金融创新。建议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等支持设立武汉碳清算机构等碳金融基础设施,形成碳登记、碳结算、碳清算、碳资产管理等碳交易链闭环,构建全国碳金融数据中心和资金中心。同时,还应大力支持金融机构开发碳远期、碳期权等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