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助力大气污染防治
■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根据 《中国移动环境管理年报 (2022年)》显示,移动源污染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3月28日,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如何突破移动源污染监管难点,今年会从哪些方面加强治理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比于固定源的治理,移动源相对比较滞后,主要是通过推进排放标准实施,来实现新增移动源污染物的减排。”刘炳江说。 刘炳江举了一组数据,我国现在机动车有4亿多辆,其中柴油货车2000多万辆;除了机动车,移动源还包括非道路移动机械,其中工程机械1000多万台,农业机械4000多万台。 刘炳江提到,根据监测,PM2.5从形成、发展、达到峰值,一直到最后消散,从整个过程来看,基本上都是以硝酸盐为主拉动。 “我国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处在高位,机动车等移动源的排放量已经成为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的第一大来源。移动源排放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居高不下,也是夏天臭氧污染的一个主要贡献者。”刘炳江说。 刘炳江表示,为了减少移动源排放,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 《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针对移动源开展 “五大行动”。 “五大行动”之一的公转铁行动,其关键是铁路专用线的建设。“重点推进的700多条铁路专用线,这主要是补齐港口码头、大宗货物运输企业的铁路专用线。生产1吨钢,一般需要对5吨物料进行运输,全部用柴油货车运输,排放量是巨大的。目前,企业使用铁路运输的意愿很强,所以补短板是关键。”刘炳江说。 刘炳江表示,目前,我国新能源重卡方兴未艾,在推进柴油货车清洁化行动中,优先使用新能源重卡,或者使用国六、国五车进行运输,国三老旧车、高排放车辆在推进淘汰。根据刘炳江介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3万多辆新能源重卡,包括换电池的电动重卡、氢能重卡都在推广之中,推广的主要用户是大宗货物运输的钢铁企业。 “在非道路机械综合治理行动中,将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发展,实施非道路机械第四阶段排放标准,强化非道路移动源排放监管,推动港口船舶的绿色发展。”刘炳江表示。 “今年,我们已会同交通运输部召开了一个部署工作会议,推进开展港口码头、船舶油气回收。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了就是资源浪费,造成了安全隐患,回收上来了就是资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刘炳江说。 刘炳江还介绍了重点用车企业强化监管行动的工作重点。他指出,推动火电、钢铁、煤炭、焦化、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企业清洁运输,强化重点工矿企业的应急管控,建立用车大户清单和货车的 “白名单”,启动动态管理。 “大气治理给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应用场景,所以新能源汽车推广进展比较好。”刘炳江说, “大家可以看一看,很多地方煤矿基本上短驳用新能源汽车或者廊道,运到铁路煤炭集散点,然后再用铁路运输出去,现在方兴未艾,规模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