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新赛道培育新优势 国资央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新华社记者 王 希 C919大型客机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 “海油观澜号”成功并网,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专业生产线建成投产…… 近年来,国资央企集中力量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国家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 “生力军”,中央企业正在这一领域加速布局落子。 ——资本投入增速更快。近5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今年以来,中央企业进一步明确扩大有效投资的主攻方向,一季度完成投资超2300亿元,同比增长超30%,约占全部投资比重的四分之一。 从全年看,国务院国资委提出,要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布局力度,强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智能装备等高端制造业布局,力争2023年中央企业制造业新增投资比重达到13%,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重组整合重点突出。聚焦提高产业竞争力,近年来央企重组整合按下 “加速键”。今年3月底,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再发力,涉及清洁发电、生态环保等领域的11组项目开展了集中签约。 ——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 “迭代出新”,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效支撑。近年来,中央企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创新体系效能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国资央企持续开展中央企业现代产业链建设,分批遴选出产业链建设专责企业,在能源资源、电子通信、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针对性布局,进一步发挥了企业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 “以开展现代产业链建设、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抓手,国资央企正着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说。 成绩令人振奋,但同时应该看到,目前中央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仍有不少挑战。下一步,国资央企如何补短板、锻长板、强链条,破解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面临的难题? 近期,国资委在不同场合 “剧透”了下一步相关工作的重点发力方向—— 要在产业布局优化上不断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在5月24日召开的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会上,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坚持战略更聚焦、方式更灵活、视野更开放,及时把握产业演化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世界一流的产品、服务和品牌,加快培育掌握产业核心资源和关键技术的企业,尽快形成体系化布局。 要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不断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5月31日,国资委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举行工作会商。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会上表示,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大务实合作力度,共同设立研发基金,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 此前一个多月,由国资委与中国工程院共建的中国产业基础能力发展战略研究院揭牌仪式在京举行。“希望产业院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与国资央企深化协同合作,加快构建具有竞争新优势的产业体系。”国资委副主任赵世堂在揭牌仪式上表示。 此外,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营造开放合作的良好产业生态,深化与国内外各类所有制企业合作,打造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释放了 “将积极研究出台支持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揽子政策”的重磅信号。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