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集群化趋势明显 减油增化助推转型升级
■ 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 娜 近日,2023中国石油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盘锦召开。围绕石油化工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与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傅向升在大会上表示,应加快传统石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产品向高端化、精细化、差异化发展;同时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智能工厂、智慧化工园区等试点示范,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90种大宗化工品价格下跌 年初至今,108种大宗化工品共有90种价格下跌。 其中,碳酸锂、煤焦油、焦炭、烧碱等化工品跌幅超 30%;丁二烯、纯碱、MIBK、甲醇、异丁醛等化工品跌幅超过20%;丙烯、顺酐、苯酚、ABS等30多种化工品跌幅超过10%。以液体环氧树脂为例,2021年11月,报价达到41000元/吨;2023年6月,报价仅为13150元/吨,呈断崖式下跌。 原油价格的下跌对化工品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化工品失去了高价位的支撑,进而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产能过剩也成为当前化工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商务部经贸政策专家委员会外贸专家、二级研究员白明分析了中国石油化工产业面对的国际贸易环境。他认为,俄乌冲突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范围大,程度深。从需求侧来看,中国经济减速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起到 “泼冷水”作用。从金融属性来看,随着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进入加息周期,国际市场针对大宗商品炒作将逐渐降温。 “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规模上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石化大国,但就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来看还不是强国,仍存在明显的差距和短板。如原油对外依存度连续多年高于70%,创新能力不强的短板也越发显现,结构性矛盾突出尚未根本改变。由于我国石化产业煤化工占比高,以煤炭为原料制取化学品或合成油品的过程中,碳排放量远高于天然气和石油为原料,在贯彻 ‘双碳’战略的过程中压力和挑战更加严峻。”傅向升分析。 做好炼化装置 “减油增化” 未来几年,石化产业整体发展趋势如何?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在题为 《潜龙在渊--2025年中国石化产业发展展望》的演讲中表示,预计到2025年,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达到9.8亿吨/年,炼厂平均规模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成品油消费量将在2027-2028年达到峰值,炼厂转型增产化工原料成为中国炼油企业必然发展趋势,减油增化趋势明显。 我国乙烯工业方面,目前呈现 “三分天下”的生产格局。其中,中石化乙烯总产能1503万吨/年 (含合资),全国占比32%;中石油、中海油等央企乙烯总产能1415万吨/年,全国占比30%;其他经营主体乙烯产能合计1832万吨/年,全国占比38%。 “预计2025年全国乙烯总产能约6600万吨/年,按88%开工率,产量为5800万吨。按年均增长5.2%预计,2025年我国乙烯当量需求约7000万吨,届时缺口约1200万吨。中石化乙烯产能将达到2033万吨/年,占比30.8%;中石油等央企乙烯产能合计将达2215万吨/年,占比33.6%;其他企业产能合计占35.6%。”杨挺预测。 芳烃工业方面,目前国内PX(对二甲苯,重要的芳烃化合物之一)仍处于扩能高峰期,2022年产能已增至2015年的近3倍,自给率快速提升,已从严重依赖进口转向自给自足。2022年,受俄乌冲突、芳烃调油、疫情频发等事件干扰,PX产业链整体需求呈现弱势。 “预计2023年,国内PX供应能力继续提升,进口货源所占份额将继续减少,PX利润率也将下降,未来将回归成本定价 (石脑油+加工费定价)。”杨挺分析。 杨挺认为,减油增化、石油材料化和以化为主的深度炼化一体化将是石化产业大的发展方向。 对此,傅向升提醒,炼化装置应做好“减油增化”。“减油”要合理调控汽煤柴,尽量少出柴油、适度产出汽油、合理多产航煤和低硫船燃。“增化”则要求炼化装置尽量多产烯烃,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到2025年新建炼化一体化装置成品油产出率控制在40%以下。对于已投产的炼化一体化装置,应充分用足用好副产的轻烃原料,也可以考虑补充少量石脑油或轻烃资源多产烯烃,强化下游延链、补链、强链。 “还应把握炼油行业原料轻质化的趋势。如炼油过程以轻质原油为原料的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新技术,以及烯烃原料轻质化的丙烷脱氢制丙烯和乙烷裂解制乙烯,与传统的石脑油裂解工艺相比,流程最短、成本最低,也是最清洁的工艺,竞争优势明显。”傅向升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春明则建议,不仅要重视 “减油增化”,还要重视 “减油增特”“减油增材”。“减油增特”应重视特种 (军用)油品、润滑油产品、特种沥青等;“减油增材”应重视针状焦、碳纤维等。 园区集群化趋势明显 将全产业链成本压缩到极致,形成显著的成本优势,一批世界级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在我国加速涌现。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重点化工园区或以石油和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643家。“到2025年,化工园区产值占行业总产值70%以上。2025年化工园区产值目标为13.5万亿,2022-2025年化工园区产值年均复合增长率需保持16.9%以上。”杨挺预测。 傅向升则建议,应高度重视集群化发展。产业集群化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的必然选择。石化产业要学习借鉴裕廊岛、路德维希港、安特卫普、朱拜勒工业城等世界一流石化基地的做法和经验,在基地化、装置大型化、炼化一体化和产业集群化上集中发力。 在环渤海湾石化产业集群中,盘锦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以下简称辽滨经开区)优势明显。据盘锦市政协副主席、盘锦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杨凯介绍,预计到 “十四五”末期,辽滨经开区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石化产业产值3000亿元,炼化能力3000万吨/年,乙烯产能265万吨/年,对二甲苯产能200万吨/年,合成树脂产能400万吨/年,合成橡胶产能24万吨/年,力争打造国内一流化工园区。 作为辽滨经开区的重点项目,兵器/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总投资高达837亿元。据华锦集团副董事长杜秉光介绍,项目建设内容包括1500万吨/年炼油、165万吨/年乙烯、200万吨/年PX等共32套工艺装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利润100亿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企业正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新一代智慧化工园区。据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三明介绍,由安元科技打造的启业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搭建新一代智慧化工园区整体框架;汇聚企业安全生产数据、园区公共区域现场数据、各相关业务系统数据,形成园区大数据资源池;实现监测预警、智能管控、应急联动、指挥调度等智慧管控,并进行隐患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