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预期增强 前三季度工业经济恢复向好
■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总体平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新优势不断集聚增强,创新发展的活力动力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10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在国新办举行的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工业经济稳步回升 “我们落实落细国务院出台的系列稳增长政策 ‘组合拳’,聚焦规模大、带动性强的钢铁、有色等10个重点行业,会同有关部门分别制定实施了2023-2024年稳增长工作方案。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工业经济恢复向好。”赵志国表示,从主要经济指标看有以下特点: 一是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企业效益加快恢复。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增速较今年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7月以来增速逐渐加快。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7.2%,营业收入、利润均实现由负转正。 二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3%,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高于制造业投资5.1个百分点,工业出口降幅收窄。加快新产品新行业新业态培育,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实现高速增长,造船业三大指标继续全球领跑。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推动智能工厂建设规模扩大和水平提升,已建设近万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打造智能制造新场景、新方案、新模式,产业提质增效成果显著。 三是信息通信业保持稳步增长。前三季度,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8%,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6.5%。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截至9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318.9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1.45亿户。网络服务能力持续升级,算力总规模达每秒1.97万亿亿次浮点运算,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58.4%。创新融合应用全面深化,5G应用已融入67个国民经济大类,全国 “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7000个,移动物联网终端累计达22.2亿户。普惠民生水平稳步提升,推动1924家常用网站和APP、超1.4亿台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完成适老化改造。 四是中小企业发展成效显著。前三季度,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多项关键指标回升向好,服务支撑、数字化转型、优质企业培育效果显著。遴选公示首批30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累计培育10.3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万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2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在强链补链中发挥重要作用。 赵志国说: “总的看,当前工业经济虽面临需求不足等困难,但我国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稳固。特别是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胜利召开,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们完全有信心促进工业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 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 赵志国表示,前三季度,我国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企业利润恢复速度加快,主要行业运行总体平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领域产品保持较高增速,多数省份工业经济稳定恢复。 前三季度,我国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装备制造业实现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6%,增速高于整体工业2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9个百分点。特别是9月,电气机械、化工、电子和汽车四个行业对整体工业增长贡献接近六成。原材料制造业生产加快,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速较上半年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化工、有色金属行业需求改善,增速较快。 前三季度,太阳能电池、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63.2%、34.2%。电子产品产量稳步提升,三季度以来智能手机产量持续提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31.3万辆和62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7%、37.5%。 前三季度,31个省份中28个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个省份较上半年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十个工业大省中8个省份增速较上半年加快,江苏、山东、四川、河北、湖北、浙江等6个省份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3%,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回升到景气区间。”赵志国表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PPI)连续2个月环比上涨,企业效益逐月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连续6个月收窄,工业产品供需形势逐步改善,工业企业预期和信心逐步增强。 赵志国说:“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任务安排,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抓住当前经济恢复关键期和产业转型窗口期,在‘扩大需求、增强动能、守住底线’上下更大功夫,全力以赴抓好工业稳增长工作。”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加速 当前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技术创新快、应用渗透强、国际竞争激烈等特点,正加速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刻改变制造业生产模式和经济形态,展现出强大的赋能效应。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不断增长,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智能芯片、开发框架、通用大模型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云算、智算、超算等协同发展,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东数西算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 陶青说:“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有力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目前已建设近万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陶青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坚持突出重点领域,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 一是夯实人工智能技术底座。通过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着力推动大模型算法、框架等基础性原创性的技术突破,提升智能芯片算力水平,释放数据价值,强化 “根”技术研发。 二是推动重点行业智能化升级。加快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全流程融合应用,大幅提升研发、中试、生产、服务、管理等环节智能化水平。推进人工智能试点示范,拓展特色应用场景,加快 “智改数转”,形成现实生产力,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是推动智能产品和装备发展。发挥大模型强认知、强交互、强生成的特点,促进高端装备、关键软件、智能终端的升级迭代,提升重点产品和装备智能化水平。 四是加强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组建一批生态型创新联合体。深化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伦理治理、人才培养等国际交流合作,协同打造良好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