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求变 两轮出行产业发展迎来新契机
■ 中国工业报记者 马 艳 久居业界产销量全球第一位置的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产业,正处于发展变革的新阶段。2022年,全行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0%。2023年以来,虽因生产成本持续升高,企业盈利水平有所下降,但1-8月全行业规上企业实现利润仍略好于轻工行业平均水平。 “中国两轮出行产品有规模、有市场、有活力,这是我们几十年努力奋斗积攒下来的优势。”在近日召开的2023中国两轮出行产业大会上,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刘素文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带动了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为两轮车行业更好发展创造了新契机、开辟了新空间。 强化创新能力 增加高品质供给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自行车产业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面临 “大而不强”的局面。而今,这种局面正在悄然改变。来自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高档运动自行车内销增长30%,为满足内需市场作出了重要贡献。杭州亚运会的召开,又在当地掀起骑行热,万元以上高档自行车供不应求。 支撑我国两轮产业不断攀高的力量是什么呢?在刘素文看来,这源自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与创新。刘素文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自行车行业大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投入稳定扩大。2022年,规模以上企业科研及相关活动经费总额较2020年增长66.8%,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85%。 “据不完全统计,20%以上的企业已开展了生产线自动化升级改造。”刘素文透露,不少骨干企业已将车载芯片、车载操作系统、北斗导航等新技术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试点融合,在产业合作模式和企业形态优化升级上开创了新局面。 小刀电动车便是其中之一。广东小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商品企划总监田凯介绍,小刀电动车与中国航天合作建立了 “航天技术电动车应用实验室”,在多个领域开展技术合作,并先后推出了小刀电动车长征版系列车型,突破电动车续航能力。 “科技研发和投入,对两轮车发展至关重要。”田凯表示,小刀电动车将加大技术投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人才,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产品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使用场景。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表示,自行车行业要继续践行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跟踪前沿技术,倍增研发投入,强化创新链,优化产业链,涵养生态链,畅通销售链,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打造自行车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开拓发展空间 打造竞合新优势 除了在高端化方面持续发力,我国自行车产业在出口方面也不断释放潜力。今年前8个月,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规上企业产量4600万辆,整车出口保持逐月增长。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格鲁吉亚出口增长翻倍,对印度尼西亚、泰国、土耳其等出口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时,电动自行车对东南亚和南美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增长态势也十分强劲,预计全年增速将保持在20%左右。 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全球贸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自行车产业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刘素文说:“在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产品在东盟自贸区、中欧班列等利好政策加持下,以贸易促进交流,用两轮架起舞台,向世界展示出蓬勃发展的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产业的良好风貌。” 下一步,应如何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建议,在中国和东盟两轮车行业合作中,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作用,建立行业合作委员会,企业要积极参与这种机制性建设。“建立行业合作机制不仅有利于防止企业单打独斗,还可以有效带动国际合作、地区合作。”许宁宁说。 夯实产业基础 寻找发展新引擎 无论是综合实力还是科技创新能力,我国两轮产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不可否认,在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我国两轮产业仍有诸多问题待解。 刘素文建议,一要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信念和目标不动摇,以二十大新精神引导全行业从长远大势出发,统筹科学谋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实现路径。二要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不断强化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三要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智能制造为抓手,为高端化为核心,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四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快绿色节能、高效新型成型工艺和技术开发应用,持续提高产业与环境的友好度。五要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做好公共服务支撑,加快培育世界级两轮出行产业集群;要将产业发展融入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加强产业协作,以产业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六要主动把握RCEP、“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开拓发展新空间,打造国际竞合新优势。 张崇和则建议,要聚焦新需求,引领优质供给新消费;要聚焦新科技,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要聚焦新赛道,开辟智能制造新天地;要聚焦新目标,形成绿色发展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