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型升级 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快
■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12月16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在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 “我的钢铁”年会上表示,“钢铁强国”的三大特征表现为影响力、自主性、贡献度,中国钢铁要在 “硬实力”和 “软实力”两个方面体现对世界的贡献,不仅能生产别人已经有的东西,还能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东西,在世界冶金技术发展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何文波说,世界钢铁工业正在向绿色转型。如何创造一个全球钢铁都能够积极参与并各展其能、为全球钢铁减碳事业作出独特贡献,从而使世界钢铁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可靠力量的新的绿色标准和评价机制,对世界钢铁是个挑战,也是对中国钢铁 “软实力”的考验。近年来,中国钢铁工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目标,加快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快。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做的最成功的两件事就是“建设”和 “制造”。 中国钢铁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历了持续的高速发展,拥有了世界上功能最完整、规模最庞大的钢铁工业体系,配备了世界最先进的装备工艺和技术,向世界提供了最丰富、最齐全的钢铁产品,是真正的国之重器、钢铁脊梁。 何文波认为,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中国钢铁产业还全面支撑了下游产业高速发展、走向世界。 中国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快速实现了城镇化和工业化,持续几十年的大规模建设和被称为 “世界工厂”的制造能力,其基础支撑首先就是钢铁材料。据测算,在近几年中国每年出口的各类产品中,钢材间接出口量均超过1亿吨,2022年达到1.13亿吨,这比美国和日本各自全年的钢铁产量还要多。同时,中国钢铁不仅在数量和品种上满足了大规模建设和大规模制造的需求,而且在价格上也一直在全球市场上最具竞争力。 随着绿色化、智能化在全产业的覆盖率、渗透率快速提高,钢铁产业也变得越来越新,正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何文波表示,中国钢铁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超大规模流程性产业,为日新月异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了最佳应用场景。数字赋能全面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工业的想象,无论是在环境技术还是在数字技术方面的发展和应用,当今的中国钢铁都站在了世界前沿。 针对当前形势下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何文波介绍了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形势并提出意见: 一是钢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钢材消费比例持续提升,中国钢材市场展现出强大韧性。虽然房地产用钢需求下降,但汽车、造船、家电等行业用钢需求增加,弥补了总量的不足。 二是钢材消费总量已达峰,总量下降是必然趋势。从速度到质量、从总量到品种,工作重心的转换正在进行。经济社会消费结构的转变,钢铁技术进步,材料替代等均影响中国钢铁的消费需求。 三是有效益的增长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必要考虑加速导入碳约束,重估 “产能”治理效用。要坚定不移控产能,要学会市场化的方法,建立新的机制。不仅需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但更需要制度创新、治理创新。 四是钢铁减碳无论有多少妙计,大力促进再生钢铁循环利用总是首选。2022年我国已经有120亿吨钢铁蓄积量,废钢消费量超过2亿吨。 五是钢铁材料的优良特性 (性价比和可循环特性)远远没有被充分开发和利用,“材料升级和材料替代”空间无限、任重道远。2022年我国钢结构加工生产量超过1亿吨,2015年仅为5000万吨。过去七年钢结构加工生产量翻了一番,计划2025年钢结构应用达到1.4亿吨,2035年将达到2亿吨。 最后,何文波表示钢铁行业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聚焦一个根本任务——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坚持两大发展主题——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着重解决三大行业痛点——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持续推动中国钢铁产业国际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