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日前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将围绕大模型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建议,他认为,用大模型来驱动产业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
现在中国企业在AI领域的应用上有哪些不足之处?大模型在人工智能上面的发展能够给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挖掘提供什么样的方向或者帮助?
周鸿表示:“企业应该建立AI信仰,要考虑改造自己的业务流程和产品服务流程,在流程中找到尽可能比较多的环节拿AI进行加持和赋能。”
“企业应用AI,先不要急着和自己的业务做整合,首先要有一个私有化的通用大模型。其次,要把企业大数据平台升级为企业的知识平台。再次,企业在业务上选几个小场景,无论是内部业务场景还是对外服务场景,用这种垂直的小模型来跟企业业务结合,逐渐把企业的业务用大模型进行赋能。”周鸿建议。
周鸿表示,从目前来看,GPT真正的作用还是在提高生产力。“在中国,国家在支持更多的企业做数字化,所以用非常低的成本让大模型进企业是完全可行的,企业要选一个比较具体的场景来解决问题”周鸿说。
周鸿认为,企业将来不会只有一个超级大模型,而是会有多个小规模的、百亿级参数的大模型,每个大模型聚焦一个场景的工作。按此种模式,对现在很多企业来说,大模型 “完全用得起,而且可以用得很好”。
“所以,我理解这件事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周鸿说。
周鸿认为,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驱动的生产力、能带来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他表示,目前来看,科技创新要赋能大部分传统行业,还是要靠产业数字化。数字化的本质最终是智能化,智能化才能实现业务的自动化。所以,大模型就是解决自动化的一部分。
周鸿表示,现在除了在通用大模型上保持跟进和追赶之外,还要想办法把大模型和各个企业,特别是新型工业化的主角制造业,尤其是与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数转智改过程进行结合。
周鸿表示,大模型在垂直领域大有可为,建议政府、央国企率先提供更多应用场景,聚焦 “小切口,大纵深”,推动大模型垂直化、产业化落地。
“近期,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10家央企率先倡议社会开放应用场景,建议政府和央地国企持续提供更多应用场景,为发展垂直化、小型化、低成本的大模型开放更多 ‘小切口、大纵深’的落地机会,助力百行千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数转智改。”周鸿表示。
“业务融合很重要,建议鼓励和引导企业将大模型与数字化业务系统深度结合,同业务流程相结合,充分发挥大模型价值。大模型像发动机,不是用来秀的,而是要与业务相结合,特别是传统制造业,大模型是推动数转智改的利器。”
周鸿表示,在企业层面,通过打通组织、人员、业务、流程,构建业务协作平台,促进与大模型的全面融合。在国家层面,鼓励企业拿出业务场景与大模型融合,创造大量可落地推广的和与业务紧密融合的大模型,推动这些大模型与数字化系统融为一体,这将对中国的产业数字化、新型工业化产生巨大作用,这本质上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