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正常”作“反常”
稿件来源:本报讯
今年上半年,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购置税优惠等有关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退出,全国汽车产销在持续了数年的高速增长后出现大幅回落,由此出现了 “要求出台新的刺激政策”的呼声。但笔者认为,这是把市场调整这样再正常不过的行为误作反常现象的一种过激反应。 近年来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让业内习惯于汽车市场 “只能上升,不能下降”的状态,滋长了 “只能高增长,不能低增长”的思维定势。其实,螺旋式发展、波浪式前进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从某种程度上看,市场是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繁荣、购销两旺;而经过一段高速发展后,市场出现调整的需要,则是市场自我保护机制在起作用。我们不能指望市场的发展永远是 “顺风顺水”、 “高歌猛进”,因而也大可不必 “谈调整而色变”。其实,市场发展的过程就像一个登山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攀登,就要停下来进行休整,这既是一个 “喘息”的过程,又是一个 “重新积蓄能量”的过程。 应该看到,上半年在汽车产销增幅回落的同时,市场调整的积极作用已经开始显现。乘用车产销量同比继续增长,分别为5.36%和5.75%;自主品牌轿车销售 152.69万辆,同比增长5.07%;企业整车库存呈逐月下降的趋势;汽车市场集中度整体提升,销量前十家企业集团的销量占行业总销量的86.69%;上半年汽车企业出口同比增长56.99%,其中5、6月连续创月出口量新高。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处于调整期的汽车市场并非那么令人 “悲观”,而是如中汽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所描述的“开始由高速增长期步入平稳发展期,发展态势理性而健康”。 做大容易,做强难。应该看到,前几年汽车市场超速发展,在加快我国汽车工业 “做大”进程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我们在 “做强”方面的精力和投入。我国汽车工业的规模 “大则大矣”,但总体上说,还是 “大而不强”。 “做大”很大程度上是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产能的过程,而 “做强”却要困难得多。 “做强”所做的工作包括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营销、新管理等方方面面在内的一系列创新;需要稳扎稳打,厚积薄发,没有捷径可走,因而是一个相对漫长、艰辛的过程。 涨涨跌跌寻常事,莫把 “正常”作“反常”。当前汽车市场的调整,恰恰是为我国汽车工业提供了一个把工作重点进一步转向 “做强”的绝好机会。全行业应该不失时机地把市场调整带来的 “压力”转换为 “推动力”,真正把 “做大做强”的百年大计做到深处、落到实处。(崔进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