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重在大力推进
稿件来源:本报讯
上海市加大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力度,产业规模不断提升,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其做法和经验将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上海是我国大陆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拥有我国最大的外贸港口和最大的工业基地。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上海加快推进 “四个中心”建设目标的战略选择,对推动上海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上海市各级政府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集聚发展、领先增长的态势,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生产性服务业在第三产业的比例中明显提高。上海的做法值得借鉴。 首先,上海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目标明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就根据中央的战略定位,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城市功能的根本性转变。尤其是上海市编制发布的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点及空间布局规划》和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点指南》,确立了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向。 其次,上海市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政策支持。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专门设立生产性服务业处,积极开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为突破发展政策创造条件。制定了 《进一步鼓励支持制造业主辅分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财税政策意见》,推进营业税差额征收,并按照国家要求,在全市重点制造业集团企业开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值税扩围试点。 再其次,上海市为生产性服务业开辟发展空间。上海市通过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在空间上集聚一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初步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态势。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是上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载体,而且既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发挥上海制造业优势,推进专业化分工,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尝试,也是上海在产业规划引领下,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两规合一”要求进行的有效尝试。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达与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高低的标志之一。我国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有相应的生产性服务业来支撑。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上海主要的制造业产业集团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表现参差不齐,生产服务企业仍主要是低端的生产服务性企业。作为二、三产业的结合地带,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上海制造业转型的过程中被寄予厚望。 所以,上海市的做法,考验着上海市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一方面,上海市要继续加快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升级,通过促进商业模式、服务内容、服务界面、服务技术等服务业创新,优先发展知识型、创新型生产性服务业。 另一方面,上海市要继续通过对制造业和服务业采取差异性税收政策,引导大中型制造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型,发展成为本行业品牌、设计、营销网络等关键性服务的供应商,并鼓励大中型制造企业把制造业剥离后转移到中小制造企业。 实际上,上海市首批支持的20家企业已经从先进制造业企业中剥离,正在从事第三方服务工作。上海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思路值得推广。(孟凡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