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武器 静悄悄的战争
《石油大棋局:下一个目标中国》 (10)
稿件来源:本报讯
阅读坐标
前言 第一部分 精心布棋 第一章 本性难移 “大中东”狼烟四起第二章 弥天大谎 石油峰值论第三章 始料未及 第一次石油危机第四章 阴魂不散 马尔萨斯借石油还魂 第二部分 祸起石油 第五章 欲盖弥彰 洛克菲勒绑架石油第六章 借刀杀人 两伊战争启示录第七章 欲壑难填 海湾战争志在必得第八章 巧取豪夺 车臣战争与俄罗斯石油 第三部分 峰值之争 第九章 横空出世 俄罗斯石油新理论第十章 反攻倒算 石油峰值谎言死灰复燃 第四部分 棋局中国 第十一章 逐鹿中原 欧亚大陆的大棋局第十二章 兵临城下 下一个目标:中国
从罗马俱乐部、地球之友到野生动物基金会,从阿斯本研究所 (AspenInstitute)到世界观察研究所,那些非政府组织相互配合,发动了一场以争取当代大学生为目标的国际运动,向他们灌输工业化是邪恶、人口增长是癌症的“理念”。那些非政府组织提出,必须扭转趋势,把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投入使用,说这才是应对石油枯竭的“解决方案”。到1976年,成长于越战失败后的氛围中、事事都要找出个理由的一代大学生,被这个全新的生态运动所吸引并投入其中,使得这一运动很快成为主流。 他们干得很成功。纽约外交关系理事会的高级权威刊物 《外交》曾经用很大篇幅刊登29岁的阿莫利·罗文斯的一篇文章,那时他已经是英国 “地球之友”在华盛顿特区的机构领导人。罗文斯在文章中说: “在能源问题上,以当前的方式消耗石油将不可持续。走出危机的一个 ‘软’途径是太阳能,它是替代石油的备选手段。”这不过是哈伯特1956年 “能源经济模型”的翻版。那一年大卫·洛克菲勒还在担任对外关系理事会主席。 1974年,在热辩石油供给不稳定性的时刻,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出资50万美元,加上罗伯特·安德森的配套资金,在华盛顿建立了世界观察研究所。安德森拥有的大西洋里奇菲尔德石油公司当时正在勘探阿拉斯加的石油,并居于领先地位。拿到这笔钱的人是洛克菲勒过去的雇员莱斯特·布朗。与他合作的,是一些著名的非政府组织、游说团体和智囊机构,它们都忠诚于新环保主义的激进理念。这个位于华盛顿的世界观察研究所曾经制造过声势极大的宣传效果。布朗鼓吹的 “世界人口爆炸”,不过是18世纪的马尔萨斯 “人口论”的翻版。 “人口爆炸”就是所谓的人口增长大大超出全球喂养人口的能力,因此当务之急是减少人口。这正是洛克菲勒的理论。布朗还是绿色革命的积极支持者,他当然也一定会支持哈伯特的石油峰值论。 打静悄悄的战争,需要一把无声的手枪——“全球变暖”。精英们喋喋不休地宣称,汽车和发电厂燃烧石油煤炭,排放出二氧化碳,给地球又造成了新的威胁:全球变暖了。 “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实质上是一项新的全球社会工程,这个貌似科学、实际上没有科学依据的观点,究其根底,还是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最新版,是洛克菲勒的精英非政府组织——“大自然的信托-1001”,向我们展示的一件新外衣。 罗马俱乐部的联合发起者之一、“大自然的信赖-1001”的资助人亚力克山大·金博士后来承认,在他写的 《第一次全球革命》一书中,有一个带欺骗性质的根本性错误: “为了团结自己,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新的敌人。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饥荒等等能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它们很适合充当敌人的角色,因为这一切危险都来自人类,所以必须改变观点、改变行为,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要是这样的话,真正的敌人就是人类自身了。”洛克菲勒这些精英们以疯狂的力度建立了大量的非政府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它们成功地推广了新环保理念。 我们必须追问:究竟为了什么,这些精英们要发起和资助这一系列运动?他们为什么总是在表面上反对工业的增长?为什么最终总是要归罪于石油消费?他们可是领导世界潮流的主流机构,是美英石油和金融大腕! 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并不是显而易见的。 在20世纪70年代亨利·基辛格担任美国国务卿期间,据说他讲过这样的话: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能从整体上控制一个国家,或者控制一组国家。” 对于大卫·洛克菲勒这些精英来说,石油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个人财富,甚至超越了大公司财产的意义。石油是整个世界经济的调速器,假如有一天,有人把这个经济调速器抓到自己手中,他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提速或关机,就能够在国际地缘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在实际上控制别国的命运。 这就是洛克菲勒在20世纪70年代设计的宏伟蓝图。随后的时代,是洛克菲勒宏图逐步展开的时代,战争一场接一场爆发、世界经济危机一次又一次发生。这一切都以人们无法察觉的方式,被为数不多的几个精英大腕玩弄于股掌之中。他们正是通过对石油的盈缺调节,把掌控全世界的能力有声有色地演绎出来。(威廉·恩道尔/著戴健 李峰 顾秀林/译)(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