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大连见证地方工业转型发展
稿件来源:本报讯
近日,记者在大连市工业 “五项工程”工作会上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尽管存在一系列不利因素,大连22个产业集群仍实现销售收入2672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一位。以重大项目、工业经济运行和企业提升、产业集群、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并购为内容的“五项工程”诠释了近年来大连在实施以 “转型发展”建设 “创新大连”的实践。 大连市经信委主任刘岩告诉记者,以往大连市经济快速增长是以资源、能源和低廉劳动力成本的巨大消耗为代价,这种不可持续性的发展不能再 “持续”下去。因此大连的要素投入转向了以知识、技术、可再生资源、非化石能源、人力资本以及创新投入为主;实现经济增长从资源消耗型向创新推动型转变,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把自主创新作为从全球产业链低端向高端攀升的惟一途径。 以创新带动新兴产业 在近日北京举办的国际风能展会上,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成为展会的亮点之一,这不仅是因为该企业作为中国最大的风电核心部件生产基地,展出的产品品种全、覆盖面广,更重要的是其生产的当今世界最大的功率分流型6兆瓦风机齿轮箱及核心配套部件标志着大连重工在我国风电装备上,已经迈进由“大”到 “强”之路,而这些产品的技术,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同时又都是在引进基础上的自主创新之果。 其实,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只是大连新兴产业的一个代表,还有更多的企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并茁壮成长起来。近年来,大连在海洋工程、大型船用曲轴、风电和核电等新能源装备、9600千瓦 “和谐”号电力机车、新能源汽车、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等领域的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近日,由大连四达高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大飞机数控钻铆装配系统的成功应用,突破了飞机制造领域一大重要瓶颈,几代中国人自制大飞机的梦想越来越接近于现实;大连制造的太阳能观光电动车在西安世园会的精彩亮相,标志着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走向一个新的发展节点,而这些太阳能观光电动车的 “娘家”——大连森谷新能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创办还不到5年。 今年以来,大连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又上了一批新项目。机车不锈钢城轨车、一重大连加氢大型石化容器及百万千瓦级核电一回路主设备制造等重大装备项目进展顺利;德豪光电芯片制造、融科储能电池、赫格雷 (大连)植物转基因单克隆抗体药物等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中。 以创新培育新兴市场 作为北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创新基地,大连新能源项目迅速 “落地”,人们现在已经能享受新能源公交车带来的舒适和便利。 刘岩主任坦言,市场是创新的最大动力,同时也是最大瓶颈。在最初尝试阶段,新生事物的发展总会面临很多困难,一项新技术的推广更是如此。为培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大连市政府、各区市县办公用车及公交车优先选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并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市民及企事业单位选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为保障纯电动客车的顺利运行,2010年,大连市结合智能电网试点工程,建设了两座中型和5座小型充电站及200个充电桩,为纯电动客车和乘用车提供服务,同时启动了两座大型换电站的建设工作。 在大连市经信委,记者了解到,大连容纳创新,帮助新兴产业迅速成长的市场正在迅速放大:一条将城市垃圾变身优质水泥的先进生产线即将现身大连;未来的大连,将有更多的风电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电网中;随着大连市光伏产业的发展,也会有更多的家庭变身“家庭发电厂”。同时为保证这些新兴市场的持续创新和稳步发展,市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 “百佳创新企业示范工程”的启动将使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迅速成长;组织实施一批风电设备、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大型高速精密数控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特高压输变电、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发动机、港口机械等领域的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项目,引导和鼓励支柱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转移;以政府重点专项、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为依托,联合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实体机构,建立和推广企业技术联盟、校企联合技术研究院、校企合作委员会等模式,培育开放式创新条件下的新型创新载体;建立创新企业科技投入机制,鼓励市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开发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平均提高到3.5%以上,技术开发投入要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多途径、多方式筹集资金的良性格局。 转型发展战略使产业集群开始了由“大”到 “强”的转变。到2015年,8大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将在大连这片土地上凸起;与此同时,轴承、电力设备、生物医药等8大产值达200亿~500亿元的产业集群也将诞生。(本报记者 高荆萍 通讯员 张连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