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下滑 缝机企业练内功应对挑战
稿件来源:本报讯
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缝制机械行业进入了又一轮调整波动期。业内专家表示,2012年行业发展增速持续回落已是大势所趋。预计行业全年产销量增速将回落至5%以内,年总产值增速将保持在10%~12%左右。 随着机电一体化产品比重提升和产品质量提升工程效果的显现,行业量减值增的趋势将日趋明显,预计电控平缝机产量仍将保持30%以上的增幅。
市场下滑明显
2012年,国内外环境不明朗导致经济发展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受此影响,下半年行业整体运营形势如何,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 “行业进入了新的调整期,2012年不会太乐观,甚至将比2008年更困难。” 杰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阮积祥认为,这次调整即使恢复起来也不会有多少,整体可能还会进一步下行。另外,预计行业在今年不但营业额下滑,在利润上也会面临更加巨大的考验。 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广晖则较为乐观,他认为,接下来行业可会能是一个下探过程,后半年应该可以复苏。首先,从行业发展趋势上来讲,今后缝纫机的总量会慢慢下降。因为从中速机到高速机,再到高速机、自动化的机器,缝制设备的效率是在不断提升的,而服装产量大约200多亿件,出口量也是一个很稳定的数字,如2009年的出口量大约是240亿件,好的年景基本上300亿件。在服装产量趋于稳定的情况下,缝制设备效率的提高必然会带来总量的下降。近几年一直说市场不好,这与电脑缝纫机大量投入到工厂里面去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另外,2007年行业大概有600万台平缝机入市,现在5年进入一个更换期,按1/3更换的话,今年电脑平缝机会理论上有200万台的更换。即使由于效率的变化,数量没那么多,但市场还是存在的。同时,东南业市场对低端、价廉的电脑平缝机需求将在近期内出现大量释放。 “下游接单不足,市场明显下滑。”浙江新友诚缝制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孝浩介绍,今年1、2月份生意整体来说还可以,但是3月份以后明显感到整个市场的下滑。作为沿海城市来说,下游服装企业订单明显不足,外贸公司在接订单的时候,比如大批量的订单,在与越南、柬埔寨、印度、巴西这些国家竞争后,国内企业在报价时明显降低。如果没有很好的环境,国内服装企业在接大批量订单时已经很难同上述国家竞争。综合市场的表现,估计设备销售最起码要到10月份以后才能有所好转。
做好自己的产品
当市场环境恶劣, “中国制造”的性价比优势减小甚或消失后,企业靠什么取胜?企业家们一致认为,做好自己的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塑造中国缝制机械的民族品牌是最重要的。 “不要总是拷贝产品,要做与世界前沿技术相关的产品,哪怕把企业赔掉,如果能够把这个事情做成我觉得也值。这也是我们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敏表示。 上海富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良杰也认为,所有商业的成功,无一例外是给用户带来了价值从而获得用户的共鸣,既而喜爱上你的产品,从而成为一个品牌。如果仅仅是模仿,就会永远笼罩在别人的阴影之中,生存空间非常狭窄。 据了解,2006年,当时作为行业最大的经销商之一,吴良杰突然一个华丽转身,进入了缝机制造领域,生产富山牌缝纫机。在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富山品牌一支独秀,走出一条特别的道路,给中国缝机制造业带来一股新生的力量。在富山尝试开发有油直驱电脑平缝机的时候,很多大的企业看不起这个技术,认为这个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然而,正是因为这样一台机器,帮助富山快速的崛起。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不但所有的中国缝机企业,包括兄弟、重机也都在学习这种创新。在台湾、日本的包缝机产品占据市场的时候,富山没有用低价策略,甚至富山包缝机比他们卖的还贵。这样一种靠自主创新、走技术发展的路线,是整个产业发展都值得借鉴的。 “品牌其实反映的是老板的思维,就是这家企业主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是为了挣钱还是为了做事业,如果是为了做事业就必须要打自己的品牌。” 杭州经纬电子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汤晓明举例说,相同质量的箱包,LV可以做到一两万元,而普通牌子也就几百块钱。企业多付出、多用心一点,就会比别人多做好一点,就会得到更多客户的满意。 汤晓明表示: “我的个性比较唯美,做什么就要做好。所以我给我的产品起名 ‘TANG’牌,把产品和家族荣誉紧密的捆绑在一起。因为质量不好,肯定会有人骂机器。所以为了不能让人骂祖宗,自己给自己增加压力,一定要把服务做好,信誉有保证。现在市场上 ‘TANG’牌旧机的回收价高出别人机器的1万元以上,这使我感到很欣慰,过去对机器质量的重视,在五六年后体现了出来。” 常熟市仕德伟缝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夏伟量的一段话特别引人沉思,他说: “作为一名经销商一直有几句心里话想对零部件和整机企业说,我做缝纫机已经31年了,总感觉我们的老板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但是我觉得老板最应该关心的是你的产品,把你的产品做好,就像养子女一样,把你的孩子教好是头等大事。” 专家和企业家们形成共识,面对需求疲软和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以产品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发挥品牌优势,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努力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将成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王凌云 吴吉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