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经济“血脉”值得期待
稿件来源:本报讯
这消息无疑举国关注: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讨论通过 《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打通中国经济的 “血脉”,是各行各业的期待,也是普通百姓的期待。因为,中国现代化物流建设滞后,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有70多万个与物流有关的机构和企业。 “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4%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左右,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在17%左右。与之相应的,不是规模上去了物流现代化水平也跟着提升,而是物流越来越成为 “中梗阻”。 虽然中国目前流通领域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流通网络,但长期以来 “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观念,造成我国流通领域的发展依然滞后于国际水平。早有媒体报道,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运输费用占了国内生产总值超过9%,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分别只有10%和6%左右,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差距明显。我国载货汽车油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30%左右,内河运输船舶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20%以上。差距由之可见。 物流这个经济的 “血脉不畅通,是导致物价上涨、生活成本高企、煤荒油荒的重要原因。诚如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专家指出的那样,“社会创造的很大部分财富消耗在流通环节上,这给中国经济造成沉重负担,阻碍经济转型,同时还会推高物价水平,阻碍消费的释放”。 对物流不畅通带来的问题,老百姓直接的感受,莫过于直接关系生活的物资价格高涨,蔬菜、猪肉等一批农产品价格一次又一次坐上 “过山车”, “价贱伤农”和 “价贵伤民”现象反复出现。有媒体报道,蔬菜从产地到市场,涨价20倍。北京市物流协会的调查发现,蔬菜从批发市场到零售市场的这最后一公里,流通成本比从山东寿光拉到北京的费用至少高出150%。 难怪有高官公开表示: “在流通领域,还有一半左右的费用可以降下来!” 而今,中央政府终于下决心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实质性地推动现代物流体系的完善,这对流通业是利好消息,很多政策措施是期盼多年,争取多年的,有利于流通业持续健康发展。但是,中国的事情,再好的政策在落实中都会存在“中梗阻”。国务院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所列各项政策涉及价格、商务、财税、工商、交通等多个部门,如何加强这些部门在制定和执行政策中的协调性,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物流企业和老百姓都期待,国家出台细则,完善法制,全面清理和取消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地方保护主义,规范路桥收费的授权、程序、标准,遏制各地各部门五花八门、雁过拔毛地征收 “通行费”、 “道建费”、 “路桥费”的冲动,让物流成本实实在在地降下来。 (李北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