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工业巨子大胆造梦
稿件来源:本报讯
辽宁沈阳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是中国工业巨子,曾经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史上500余项 “第一”,享有 “共和国装备部”之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沈阳工业在摸索中不断转型发展,现全市工业门类已达165个,形成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航天航空等八大优势产业。从传统粗放的老工业基地,到今天工业化、信息化相融合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沈阳人不懈努力,打造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伟大梦想。 装备制造业迅猛增长 装备制造业是沈阳的主导产业,既有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基础,又不断坚持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是沈阳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全面提升了沈阳工业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2年,沈阳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6050.6亿元,实现增加值1531.8亿元,有9个企业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全市装备制造业规模已达到振兴前的13倍,实现利润是振兴前的49.5倍。 以机床、沈鼓、北方重工、特变沈变等为领军企业,一批装备制造业高端产品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配套发展,设立铁西区试点,加大生产研发力度,提高产业化规模。 两化融合向纵深发展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抓手。2011年4月,沈阳市获批成为 “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更加大了两化融合的推进力度。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重大装备成套和基础产业配套能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支撑能力,做大做强信息产业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完善推进、引导和服务三大体系建设,促进两化融合纵深发展。 2012年,沈阳市有132户企业实施了两化融合项目建设,总投资高达10亿元,已到位资金达6亿多元。沈阳机床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创新能力,自主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全智能机床操作系统,产品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和成套化。沈阳市加大两化融合政策支持力度,先后出台了《试验区实施方案》和 《专项资金实施细则》,设立5000万元两化融合专项资金,全年政府用于两化融合投入达6亿元以上。 新型工业化破解发展瓶颈 为了解决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和瓶颈,沈阳市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 《沈阳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中,编制实施了十个方面、45项改革内容,为全市综改试验确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设立了1.2亿元规模的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集中力量攻克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 于洪区作为辽宁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验区,大力推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新城新市镇集中,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入点,不断完善新型工业化保障体系。 生态与工业和谐发展 新型工业发展与传统工业发展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新型工业在追求科技创新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宜居之都,是沈阳市 “十二五”确立的三大目标之一。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之路。 沈阳市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工程。20个大型燃煤锅炉脱硫改造工程、6家企业煤改气和新能源推广工程顺利完成。新建5座污水处理厂,关停35家高排放企业。2012年10月,沈阳市正式启动 “蓝天工程”计划,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013年沈阳市将继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城乡环境建设管理水平,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扎实做好民生工作,为实现 “中国梦”贡献沈阳力量。(本报记者 李淑梅 实习记者 张乐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