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园观察 节能减排需要好政策
稿件来源:本报讯
编辑部同志让我写一篇关于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方面的言论,他们觉得我倚马可待,其实很为难。因为,节能减排作为一种现代理念和社会要求,无论对谁都是毫无争议的,特别是汽车。汽车满世界地跑,一直在耗能,而且排放,当然要节能减排。一句话能讲清的道理,不容置疑的论点,说多了就是车轱辘废话。然而,即使是废话套话,也不知该怎样下笔,所以接了活儿以后,直叫苦。 既然是个没什么道理可讲的硬道理,就应该放手去做好了,但它恰恰是最难执行的任务,几年来每每盘点一年工作时,往往就是节能减排的目标,在一堆GDP数字中,成为唯一难以完成的硬骨头。即便一时达到了,之后的反弹更厉害。所以,与其说节能减排是一项工作任务,不如说它是个现代化挑战。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的工业化是在最近几十年完成了狂飙突进的过程,一跃而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在这期间,我们得到了许多,生活逐渐宽裕,商品极大丰富,有了更多的物质享受。同时,有所得亦有所失。我们失去了美丽的蓝天,失去了纯净的水源,失去了肥沃的土地,失去了干净的空气,甚至失去了更多,比如正常的四季寒暑,比如自然的瓜果菜蔬。 但是我们并没有停下来,给自己一点儿时间,掂量衬度得与失,思考权衡如何弥补过失,修正前行的目标。我们这一路真的走得太慌张,摸着石头就敢上;也走得太短视,只顾着眼前,干了许多掘前人墓、断子孙路的缺德事。 弘一大师有一句话: “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所以劝人们要惜福。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从风花雪月的文化名流皈依佛门,这个过程因我们常人难以做到而备受尊重。他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前几年有一位皈依弟子,是鼓浪屿有名的居士,去看望印光法师,和他一道吃饭。这位居士先吃好,老法师见他碗里剩落了一两粒米饭,就很不客气地呵斥道:你有多大的福气,可以这样随便糟蹋饭粒!你得把它吃光!” 某种意义上说,节能减排也是工业化社会的一种与佛教义中的 “惜福”相似的作为。弘一法师的故事启发我们,节能减排不仅仅是一项工作,实际上是一种生存理念下的生活方式,只有将其溶化在血液里,才可能真正落实在行动上。这应当是一种觉悟,一种理念,一种精神。 但是,如果只有一个人觉悟,显然于大环境其事无补,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整个社会群体的自觉,也需要大家一起动手,才有可能达到彼岸。同样道理,如果只有一个企业在做节能减排,因无法形成正常的需求供给,令相应的市场建立不起来,其社会效益可以忽略不计。可见,节能减排是一个全社会的大系统工程,需要成千上万形形色色的企业参与,大家齐心合力,劲儿往一处使,才有可能做成。 但是,就个体的企业而言,其本性是趋利的,而且是利己排他的。唯利是图是资本血液里流淌的信念,又如何真正做到大家劲儿往一处使呢。 这时候,公共政策和政府引导就非常重要了。进入新世纪后,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工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政策意见和指导措施,其约束力和指导性越来越强,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都有其具体背景和导向,梳理起来无非三个角度:基于效率的考量,基于规模的需要,基于公平的取向。 因此,制定节能减排政策,需关注效率。要从粗放型地投入自然资本,转向集约型地提高资源环境的利用效率,或资源生产率。如鼓励发展低排放的小汽车,就是微观意义上的就效率角度出发,采取的节能减排政策措施。 制定节能减排政策,还需关注规模。经济增长的物质规模受到自然边界的限制,因此无限制的经济增长是需要控制的。这是一个真正的战略问题,由于重视了发展的边界,所以政策的制定开始关照整体的进退和未来空间,比如电动汽车项目的推动。 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更要关注公平。这是一个深刻的经济概念,表明在一定的节能足迹和一定的减排效率下,工业经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取决于对经济增长成果的公平分配。只有顾及了所有重要相关方的利益,才有可能完成节能减排的历史任务。 政策是先导,企业是主力,节能减排工作已经成为中国工业企业当务之急。希望新一轮中央政府的节能减排政策,发挥巨大推动作用,也希望广大企业能认真研究积极参与其中,并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巨大经济效益。 (杨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