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机企业依然面临困境 亟须打造“大制造”
稿件来源:本报讯
2013年前四个月重型机械行业的发展依然不容乐观。1~4月,重型机械企业中,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值46.3亿元,同比下降2.76%;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产值40.7亿元,同比下降5.7%;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52.63亿元,同比增加7.8%;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产值22.6亿元,同比减少19.8%;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产值 22.94亿元,同比减少29.5%;大连重工产值19.11亿元,同比减少21.8%;鞍重6.83亿元,同比减少9.6%;上重产值6.41亿元,同比减少30.3%。 另据了解,上半年 “七大重机”企业中中信重工、大连重工、北方重工利润为盈利。一重、二重、上重、太重均利润亏损严重。整体来看,全行业依然面临困境。 收集年报信息,多家公司都将2013年公司的经营目标定在80亿元以上,努力实现扭亏为盈。但业内人士分析,如二重重装这样亏损较多的企业想打翻身仗并非易事。 市场陷困境 重型机械行业现状是:目前行业经过连续十年的高速发展,生产规模壮大,低端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存在制造不精细的问题,个性化、两化融合,节能减耗产品不多。由于市场需求减少,加之以前的重复建设,导致任务不足、企业之间低价竞争。 以中国一重现状为例。目前国内石化企业所使用的国产锻焊结构加氢反应器90%为一重生产,但该产品利润下滑快,现在降到每吨4元~5万元,此价格仅为正常情况下的一半。此外,轧辊价格也仅有原来的一半。企业反映,成套设备做下来就亏损。 不容忽视的是,冶金装备市场仍不见好转。 现在企业轧辊产品达产能力约30万吨,但目前在手订单一年只有10万吨。轧辊车间摆放的4家机床有2台机床已经停止生产,仅设备折旧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大连重工坦言,此次面临的挑战压力前所未有,可以说是最困难的一年。国内市场装备制造业产能过剩,企业综合成本上升、价格竞争、回款难等压力还是在进一步加大。上重也表示,由于毛利率薄,应收账款和存货居高不下,现金流持续紧张,公司短期内扭亏为盈难度大。 自身存不足 一重负责人认为导致企业困难不仅有市场原因,企业自身原因也有四点: 一是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支持不连贯。1983年,重型装备制造业就被率先推入市场,而国家发展轻工业和其他产业所需的装备从一开始就全球引进,相当于我们刚学走步就要参加国际大赛,其结果只能是不但没有业绩,还严重伤及身体,加剧 “先天不足”。 二是企业流动资金一直靠银行借贷,有点效益也全变成了贷款利息,企业无积累,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加之,企业应收账款过高。一重2012年应收账款达到124亿元,流动资金少,财务成本高。同时,国家在 “十五”之前对装备制造业几乎没有技改投入,资金底子极薄。 三是制造型企业的特点改变不大。在世界装备制造系统中,我们只能做价值链中最低端的工作——制造,处于 “打工谋生”的窘境。 四是传统制造企业,基本生产特点仍然是单件小批、单件无批,与现代工业要求的 “专业化、自动化、信息化、流水化”生产相距甚远,由此带来的是生产效率低。 发展有建议 针对目前重型机械现状,有关专家建议: 一是在关注小微企业同时,更要关注大中型企业。如大连重机共有50余家小企业配套,如果大连重机倒闭,这些企业也活不了;大企业是具有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的。 国家对企业的政策支持总是去“平衡”和 “普遍培养”,这难以造就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顶尖企业。希望国家制定发展重型装备制造规划指引,重点建成一两家国际型集团企业。 二是希望首台 (套)国产设备的认定、使用风险补偿机制、鼓励研制的补偿办法尽快出台。如通过费用补贴性质注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减少企业成本压力,以大力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 同时,建议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改投入资金支持比例加大到30%~50%,同时对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技术装备给予延长设备折旧年限的政策。 三是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央企优先购买装备制造央企产品,并纳入业绩考核。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继续给予购买国产设备抵免企业所得税的政策,鼓励企业购买国产设备。 目前现状是我国重型装备制造发展起步晚,部分资金雄厚的用户,尤其是一些国有大型企业用户有 “崇洋心态”。 四是建议加强市场规划,防止重复建设,以行政审批方式等严格控制行业企业重复建设。 目前,国家对重型装备发展统一规划力度不够,一些非本行业企业也都新建低端重型装备制造企业,盲目扩建严重。 重大技术装备的用户,往往是电力、冶金、石化、铁路等具垄断特点的行业,这些垄断企业往往在扩展自己的装备制造体系,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也因重复建设加剧了产能过剩。甚至有铁路建设企业建起了盾构机制造厂。结果造成低端能力大量过剩、能力放空和无序竞争、血拼价格。 五是我国需要培养出国际型、集团型企业,亟须企业提高工程总包能力、新产品研发能力、工艺线的设计等能力。 而目前我国制造、设计、总包环节都各自为战。身处制造环节的重机企业,成本高,利润薄。因此,建议企业之间用投资的方式,优势互补,整合资源。如将具有总包资质的钢铁冶金研究院与重机企业联合,将大大提高研发生产效率及产品利润。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重型机械制造业均逐渐步入以服务业向 “大制造”的方向发展。德国上世纪将两大重机企业马克公司和西马克公司整合为曼彻斯特西马克公司,仅保留其重要制造业形象。我国重机企业发展到今天,也需要打造具备 “大制造”能力的集团。 六是目前企业税赋较重希望引起重视。有些税国家收了,地方还要收,甚至区里再收一部分,企业纳税是义务责任,但希望能够将重点企业的税返还,企业按专项专用,搞技术研发,推新产品,转型升级就有了。同时,企业盼望有针对实体经济的鼓励政策措施出台,包括税收等。对银行要把位置摆正确,不能再让证券、基金、股权漫天要价,不能总是改变不了企业为银行打工的局面。(本报记者 郭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