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呼吸 各部门共奋斗防治大气污染
稿件来源:本报讯
上接A1版 根据计划,国家制定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即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通过逐步提高接受外输电比例、增加天然气供应、加大非化石能源利用强度等措施替代燃煤。到2015年,新增天然气干线管输能力1500亿立方米以上,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限制发展天然气化工项目等,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或用于替代燃煤。到2017年,运行核电机组装机容量达50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3%。 9月17~1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简称环境所)在苏州市会议中心召开了 “空气污染 (雾霾)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培训会”,指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雾霾健康影响监测列入环境卫生监测项目,争取到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支持。2013年选择雾霾高发的16个省(直辖市)43个监测点,开展雾霾健康影响监测工作,包括收集环保、气象、人口、死因等资料;以社区为基础的雾霾特征污染物及成分监测、敏感人群健康监测和人群健康风险评估危险因素及人群活动模式监测;以医院为基础的疾病监测。监测项目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建立覆盖全国的空气污染(雾霾)健康影响监测网络,掌握空气污染暴露水平及人群健康影响变化趋势,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2013年开展空气污染 (雾霾)特征污染物及人群健康影响监测,掌握不同地区PM2.5污染特征及成分差异,了解不同地区空气污染健康影响状况。 为贯彻落实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科技支撑,9月29日,环境保护部正式启动 《清洁空气研究计划》并成立领导小组和总体专家组。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指出, “底数不清、机理不明、技术不足”是制约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颈之一。此前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也将“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十条措施之一,明确提出要加强灰霾与臭氧形成机理、来源解析、迁移规律、监测预警以及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研究,并加快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研发。实施 《研究计划》就是要针对上述瓶颈,以 “空气质量改善”为目标,以重点突破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与综合减排、空气质量检测与污染来源解析、重污染预报预警与应急调控、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和环境经济政策等技术瓶颈为核心任务,加快构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并在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实施工程示范。其实施是贯彻落实 《行动计划》的重要保障。 (周庆文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