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能源局出台了 《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暂行办法》涉及总则、规模管理、建设条件、电网接入和运行、计量与结算、产业信息检测及违规责任等细则。《暂行办法》可谓护航政策,2014年起国内分布式光伏有望进入大发展期。 (资料图片)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中,能源革命都是其中强有力的助推器之一。从能源角度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用煤炭替代了木柴,第二次工业革命用石油替代了煤炭。如今,世界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石油世纪的最后阶段,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来临,必然会有一种新能源来替代石油。
日前,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新能源商会会长李河君在他所著 《中国领先一把——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一书中指出,依托可再生能源优越禀赋形成的新能源体系将逐渐成为替代者,这种替代不是阶段性的替代,而是终极替代。
需要建立新能源体系 美国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指出,回顾历史,人类的工业革命史既是一部技术经济递进史,又是一部能源替代史。人类社会以往的两次工业革命,都是以 “能源替代”为内容和标志,第三次工业革命也不例外。
众所周知,能源、粮食和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其中能源问题排在首位。在全球经济体系下,任何商业活动都与化石能源息息相关,但是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传统能源体系将难以为继。
首先,全球化石能源的储量是一个定数,探明储量和开采量的增加只是利用层次的改变,并不是数量的增加,化石能源存在 “数量”上的硬制约。同时,化石能源主要是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通过化学反应达到能源利用,但可能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化石能源存在 “质量”上的硬制约。而且,化石能源深埋于地下,分布比较固定,但在世界各国的分布和供需状态中呈现出不均衡性,化石能源存在 “分布”上的硬制约。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石油和其他化石能源的枯竭状态日渐明显,并且以化石燃料驱动的原有工业经济模式难以支撑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基于化石能源导致的资源价格飙升、能源枯竭、安全与环境等种种无可回避的问题,无论从能源安全的角度,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整个人类社会都迫切需要建立新能源体系。
李河君认为,选择新能源的标准,第一,为了杜绝资源枯竭的问题,这种新能源必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起码是可循环利用的。第二,为了防止环境污染问题,这种新能源必须是无污染的。第三,利用这种新能源的技术,必须是当前人类已经熟练掌握,并且有很大改进空间的。
新能源是终极替代 反思过去,化石能源时代的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因为国家能源难题已经无法用和平手段、商业方法、技术方式解决。在能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下,解决供应和消费不平衡问题必然会催生国与国之间的各种纷争。更为重要的是,为转移国内矛盾,许多国家将问题国际化,寻求外界扩张,争夺资源要地就成了战争的导火索。然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可以让亿万人彼此联接、共存于能源互联网的社会空间,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是自己所需能源的生产源泉,经济真正实现自由发展,个性化生产成为可能。
李河君认为,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将是以新能源代替化石能源。但同样是能源替代,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以往的工业革命有两个根本不同。第一是内容不同。前两次工业革命是用一种化石能源替代另一种化石能源或木柴,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用性质完全不同的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将来也不会有更新的能源来替代可再生能源,所以这次替代可以被称作 “终极替代”。第二是宗旨不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能源替代不再以单纯追求财富为终极目标,而是把改善人类生存质量和促进社会文明可持续发展放在主导地位。
李河君介绍,新能源替代大体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增速替代,即化石能源和新能源绝对数量同时增长,但新能源增速远远大于化石能源。第二阶段是增量替代,即在增长的绝对数量上,新能源高于化石能源。第三阶段是主体替代,即不仅新能源消费比重超过化石能源,而且化石能源消费量逐步减少,新能源最终成为主体能源。
在能源替代这个 “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必须抓住几个关键点:一、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要靠增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替代不是靠化石能源做减法,而是靠新能源做加法,增速是关键。二、新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要从优势地区开始。我国对新能源的利用不能采取 “平推”方式,而应该让具有优势的地方率先发展。三、替代要从我国目前最短缺的化石能源开始。我国最短缺的是石油,需要依靠新能源从根本上突破传统能源的格局。四、要吸引更多的能源主体,特别是化石能源的用户加入进来,以自主发展新能源的方式替代化石能源。
必须实现能源独立 从目前的能源结构来看,化石能源仍然是主体和主导能源,而新能源只是补充和辅助能源。新能源革命就是要改变这种结构,在替代化石能源的过程中,新能源逐步增加比重,最后成为主导和主体能源。
李河君表示,在能源替代中,如果用“惯性思维”思考能源问题,就会局限在原有的能源结构中,在这个圈里打转,不能解决能源消费和能源储量之间、能源消费和能源分布之间、能源消费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必须用 “创新思维”解决能源问题。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新能源不可能一下子替代化石能源的主体地位,这种替代将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从绝对数量上看,化石能源和新能源这两类能源都会继续增长。但新能源发展到什么状态,才算是替代了传统化石能源?很简单,就是通过“比重变化”,让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取得“主体地位”,而不是说绝对不用化石能源。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资源大量、快速消耗的态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能源将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软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必然带来能源消费总量的不断增长,这种联系是刚性的。二是我国化石能源的储量和开采量不能满足自身需求,这种状况是刚性的。三是化石能源消费必然产生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这种因果关系是刚性的。
我国要应对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加的问题,一是继续开采、购买现有的化石能源,二是寻找可替代的清洁能源。但是,我国要实现能源自给,就要选择用本国自有的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当能源的上游 (太阳能、风能、热能)都是自有的,当能源的中游 (太阳能发电核心技术、风机等)都是自主的技术,当能源的下游(市场需求)也是自己的市场时,能源独立就可以实现。(本报记者 孟凡君)
相关报道
新政刺激新能源产业投资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业内人士指出,这将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环保产业更是搭上了顺风车,有望加大相关环保政策执行力度,环保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根据此前规划,到2015年,风电装机将达1亿千瓦,比2011年翻番。最新出炉的 《中国新能源发电发展研究报告》提出,转变电力工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地热和海洋能等新能源开发,提高新能源比重。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发电相关企业将迎来发展机遇。
按照 《中国新能源发电发展研究报告》规划,未来新能源发电将快速发展。其中规划2015年和2020年风电装机分别为1亿千瓦和1.8亿千瓦。相比2011年并网风电4505.11万千瓦,装机容量起码翻番。规划提出,风电开发将布局建设8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环保行业未来几年都将是重要的投资热点,从三季报当中已经看出端倪,环保行业的一些公司呈现出了比较快的增长,其后期业绩增长也将是比较高的。据环保部官员透露,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投资共1.7万亿元,脱硫脱硝、PM2.5治理、监测网络建设等重点领域投资3500亿元,其中脱硫脱硝新建项目投资1350亿元。
除了这些可以从字面上就能解读到的获利行业外,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的后期拉动作用也不容小觑。比如电网,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迅猛发展将给电网安全、电能质量、经济运行、供电服务带来新的挑战。据悉,国家电网就2014年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出:特高压电网建设将进入全面加快建设的新阶段;配电网要全面加强统一规划,健全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优化、简化设备选型,细化配电网典型设计,推广应用标准化设计成果;电网智能化要加快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建设、智能输电线路升级改造、双向互动智能电表研发应用,提高电网对新能源、分布式电源、电动力车等发展的适应性,最大限度满足新能源上网和消纳需要。同时,电力设备的需求量也会同比增加。
(李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