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新中国工业印记 医药:从缺医少药到布局世界
透过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医药工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医药工业变化日新月异,一代又一代人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力拼搏,为中国医药工业谱写了壮丽诗篇。 初步摆脱依赖进口原料药 建国初期我国医药工业监管体制的雏形得以建立。上海和广州是我国近代医药工业的发祥地。1950年,全国共有269家药厂,上海就有171家,占63.56%,其生产的药品约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 解放前,我国的制药工业主要是生产制剂,原料药很少,各药厂所需化学原料90%以上依靠从国外进口。为改变这种局面,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确定了制药工业以发展原料药为主的方针。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点建设了以生产抗生素、磺胺药、维生素、解热镇痛药为主的华北制药厂、东北制药总厂、新华制药厂、太原制药厂等一批大型企业。 到1957年,全国有药厂181家,能生产的原料药达194种,化学制药工业六大类(即抗生素、磺胺、解热药、维生素、地方病用药、抗结核药)计划品种的总产量达到2196吨,制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5.3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5%。 由于有了大量有效的药品,在我国流行的一些传染病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我国医药工业初步摆脱了依赖进口原料药的落后局面。 此后,1964年,中国医药工业公司成立,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重点发展内地医药工业,建立了20多个技术上比较先进的化学制药企业。1966年,原料药品种增加到375种,产量上万吨,1970年达到2.1万吨。 (下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