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中医药振兴进入高光时刻
■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近日发布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提出,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中西医并重方针仍需全面落实,遵循中医药规律的治理体系亟待健全,中医药发展基础和人才建设还比较薄弱,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中医药传承不足、创新不够、作用发挥不充分,迫切需要深入实施中医药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上述问题。 “《意见》是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名义发布的第一个中医药文件,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中医药振兴发展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赛迪智库副研究员徐阳阳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2年实现县办中医机构全覆盖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8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徐阳阳表示,中医药越来越成为人们喜爱的治病和养生保健手段。 “中成药在医保目录的数量首次追上西药。今年8月20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公布 《国家医保目录2019版》,目录共有2643个品种,其中中成药1321个,占比49.98%。” 为更好传承中医药, 《意见》提出,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到2022年,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力争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加快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建设,用3年左右时间,筛选50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和100项适宜技术、100个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及时向社会发布。建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西医会诊制度,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建立有效机制,更好发挥中医药在流感等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 “作为以现代中药为主业的企业,神威药业坚持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将继续加大在中药领域的投入。”神威药业药物研究院院长侯金才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说。 强化中药材质量安全监管 中药材质量保障不单单是一个环节的提升,而是从种植、炮制、流通等各环节整体把控。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以后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增长,家种药材供应量持续增加。 “然而,中药材安全存在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超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道地药材不地道等问题,且制剂工艺、质量标准以及疗效验证、安全性评价等中药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完善。”徐阳阳强调。 对此, 《意见》提出,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强化中药材道地产区环境保护,修订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推行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严格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使用管理,分区域、分品种完善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标准。倡导中医药企业自建或以订单形式联建稳定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到2022年,基本建立道地药材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等级评价制度。 “正所谓 ‘药材好,药才好’,质量是产品的基础,没有质量,谈品牌、发展、竞争都是空话。”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邵泽慧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明了企业在选择中药材过程中的责任和把控。她介绍说,公司选定的原材料供应商均为标准的GMP生产企业,每一味药材都要求供应商在道地药材产地直采,直接对接药农,防止中间流通过程中造成产品质量偏差,并严格按照传统中医药理论以及药典标准进行炮制加工,从源头进行有效管控,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 侯金才也表示: “神威始终恪守 ‘产地进货、直接进货、进地道货’的原则,直接到道地产地定点采购药材。对于使用量较大的中药材,在全国多个道地中药材产区建立了自己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从生态环境、药材种苗培育到栽培、药材采收到运输、包装,每一个环节都处于严格的控制之下。” 中药材作为中药饮片的原料,其种植和采收加工决定着中药饮片质量。 《意见》提出,加强中药质量安全监管。以中药饮片监管为抓手,向上下游延伸,落实中药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探索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追溯体系,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实现中药重点品种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中成药质量监管及合理使用。推进中药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神威药业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严格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并成立药物警戒部,切实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侯金才表示。 在质量把控方面,徐阳阳建议按照GAP规范要求,抓好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创新中药材种植经营模式,积极开展种子种苗繁育、标准化种植试验、中药材品种选育等工作,稳固和扩大良种中药材种植规模。 建立早跟师早临床育人机制 中医药教育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事关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目前,中医药高等教育已培养出近200万名中医药专门人才。但院校教育存在中医教育西化、中医思维薄弱、中医技能缺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中医的传承困境。 为此, 《意见》提出,强化中医思维培养,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会理事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耀献曾公开表示,要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必须立足中医药院校特点,学生工作者要做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要做学生工作的奋进者,要做一线工作的实践者。 对于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邵泽慧介绍,2019年,北陆药业在沈阳药科大学设立 “北陆奖学金”,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公司还建立了 “北陆冠名班” “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及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意见》提出,建立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平台。在中医药重点领域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完善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 对此,徐阳阳建议,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开展 “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加快构建面向中医药产业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中药研发和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落实人才优惠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