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经济走廊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 赛迪智库科技与标准研究所 王凡 曹方 当前,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在内的西北五省 (区)紧紧把握 “一带一路”倡议机遇,逐步构建起集生产、消费、流通一体化的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带状经济大走廊。近年来通过 “抱团出海”战略,这些省区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扩展深化。2019年,宁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快速增长,进出口总值240.6亿元;新疆进出口总值1640.9亿元,同比增长23.8%;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丝绸之路西北经济走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西北经济走廊历史沿革及产业布局 丝绸之路西北经济走廊主要依托 “一带一路”主体框架中的新亚欧大陆桥,即由中国东部沿海向西延伸,经中国西北地区和中亚、俄罗斯抵达中东欧,是西向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基于西北五省地域辽阔、资源能源丰富等特点,西北经济走廊建设以中欧班列等现代化国际交通物流体系为依托,重点发展经贸和产能合作,拓展能源资源合作空间,构建畅通高效的区域大市场。 路径思考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构建政产学研创新生态体系。 补齐原始创新短板,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构建 “平台+生态+赋能”先进制造业创新体系: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吸引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向本地区转移;聚焦安防大数据、核能利用与监控、军用特种化工等领域,力争取得关键核心技术新突破;根据国内外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及商贸环境,通过产业合作构建新型产学研创新生态体系。 二是引导产业集聚,突出示范园区引领辐射效应。 专业化产业园区是西北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和平台,对于引领辐射地域广阔的丝绸之路西北经济走廊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引导目前已建专业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前瞻布局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 三是坚守生态底线,构建绿色高效产业发展体系。 西北经济走廊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绿色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因此在布局产业时绝不能 “饥不择食” “杀鸡取卵”。要积极转变发展思路,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要结合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需求,促进本地区生态环境异地复制或改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四是创新发展思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构建特色鲜明、运转高效的金融体系以辐射西部乃至整个欧亚大陆桥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智能装备制造、大数据及云计算、智能仓储物流等领域优先为高水平海外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提供投融资服务;加强诸如丝绸之路农商银行发展联盟、中亚丝绸之路产业园等新型金融载体建设,引导保险机构为高水平海外产业园区项目提供特殊保险服务;鼓励国内投资公司与海外产业园区企业合作,提供项目融资、设备租赁、订单抵押等融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