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工业基础装备改造 促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 中国工业报 郭 宇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之本,智能制造已经成为装备制造的必备元素。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从如何打造智能制造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平台,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及如何从政策层面助力智能制造的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共建数字技术平台 数字化发展是当前的热点之一,正在装备制造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提出加快建立国家级数字技术平台,共同突破高端门槛。 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建议,工信部进一步加强整体规划与协调,支持中部打造国家级装备制造业数字化应用创新中心,以龙头企业牵头,高校、国家及地方相关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上下游企业协同参与,围绕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融合的共性问题展开研究,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开展国家、地方重要项目协同攻关。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提出,国家要大力发展 “新基建”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产业链;以 “新IT”助力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传统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增强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看到,数字化建设蓝图已逐步成型。今年1月,国家出台了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为 “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提出顶层设计;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完成批复, “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加快工业基础装备改造 马新强建议,通过项目补贴、减免税费、设立奖金等方式加快推进工业基础装备改造力度。提升工业基础装备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中的软件供给水平。通过财税政策支持装备制造业各领域龙头企业投资、孵化行业工业软件开发企业,依托各自技术工艺优势,联合推进行业工业软件技术研发、试点应用、工程化迭代升级等,整合多方力量,推动行业工业软件技术持续进步。 全国人大代表、科力尔电机集团公司董事长聂鹏针对电机行业的智能制造提出建议:通过工业转型升级、中央基建投资等现有资金渠道支持电机智能制造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利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 (专项、基金等)支持符合条件的电机企业;根据国内电机产业发展情况,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技术水平。聂鹏还建议,拓宽智能制造的投融资渠道。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许玲说: “现在无论是规上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大多在进行智能化改造,机器人进车间产线如火如荼。产线改造最急需的是什么?是机器人产线布上来后,谁来维护、运维的问题。”她坦言,针对机器人运维,传统中、高职培养基本达不到要求,产业需要本科层级的人才,在理解其操作原理的同时能胜任产线维护乃至简单改造的任务。 全国人大代表、红旗工厂员工齐嵩宇就“打造国家工匠数字化技能传承平台与知识库,促产业数字化转型” “建设 ‘赋能平台中心公共服务综合体’,融合高技能人才赋能机制”提出了相关建议。 打造智能集群区域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鼓励探索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路径,加快智能制造进集群、进园区,支持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先行区。全国人大代表、柳州市委书记吴炜表示,柳州是一座工业城市,也是全国唯一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的城市。吴炜建议,国家支持柳州创建国家智能制造先行区,加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柳州倾斜,在柳州布局实施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加快推动柳州由老工业基地向智能制造先行区转型,努力走出一条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委书记李春奎表示,加强与科学城关联产业、关联企业、关联项目衔接配套,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以中铝高端制造项目落地布局为契机,大力发展航天航空、轨道交通、特种铝合金熔铸等高性能轻量化铝合金材料产业,着力打造以铝加工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同时,大力发展智能终端、智能装备、智能互联等产业,加快建设重庆数字大厦,着力打造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和软件服务等为重点的数字产业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