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注
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案: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中国工业报从中华全国总工会获悉,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了《关于增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合力 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落实的提案》。 《提案》提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党和国家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实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质增效,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推进:第一,企业是推进改革和落实政策的主体,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改革举措在企业全面落实落地,要持续发挥国企央企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调动非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让企业和产业工人实现 “双向受益”。第二,进一步激发部门及地方推进改革的内生动力,强化改革推进,为改革注入活力。第三,党委统筹、工会牵头、政府力推、企业主体、工人主动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仍需进一步发挥协调小组统筹协调、研究谋划、组织推进的领导职能和平台功能。第四,产业工人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需要多部门联合出台更多务实有效的政策举措,帮助解决产业工人急难愁盼的问题,确保改革成果惠及更多产业工人。 为此, 《提案》建议:继续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出台更多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增强协调小组的工作合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评价考核机制;完善劳模和工匠人才激励措施。 (曹雅丽) 王诚代表: 建议推广使用节能门窗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海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诚建议,实现 “双碳”目标,建筑节能是一道不可跨越的关口,而门窗节能是建筑节能的关键,全面推广使用绿色低碳节能门窗,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王诚表示,节能门窗对 “双碳”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长期以来,建筑的高能耗饱受诟病,几乎成为我国节能降耗的 “软肋”。伴随不同地域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高,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相比,建筑耗能呈不断上涨趋势。建筑行业能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我国 “双碳”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2020年11月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专委会发布的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 (2020)》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1.3%。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门窗的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50%,通过门窗流失的能量,约占社会总能耗20%-25%。由此可见,建筑节能的关键是门窗节能,降低门窗能耗对我国实现 “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王诚指出,当前门窗节能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是:标准落后,与欧美国家差距巨大;门窗节能标准实施中缺乏有效监管;门窗遮阳隔热功能重视不够。王诚表示,推广节能门窗对提高建筑寿命、提升居住品质、实现 “碳达峰” “碳中和”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王诚建议,提高门窗节能标准,推广使用节能塑料门窗,加大市场节能监管力度,推动门窗设计标准化,加大绿色建材产品政策支持。 (黄勇 安文) 莫天全委员: 加速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包括部分基础原材料依赖进口,产业链的自主保障能力不足;原始创新不足, ‘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欠缺;基础性创新研发投入占比低。”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莫天全提出加速推进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建议。 莫天全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基础原材料的探矿和开采储备,加快推进对部分新能源关键战略材料的海外布局,设立原材料基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新能源产业链原材料供给端的自给率。 “持续加强对高校或研究机构新能源重点项目的立项资助,激励材料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弥补技术短板,加强核心技术的专利布局,重点支持 ‘卡脖子’关键技术的攻关与突破。”莫天全建议。 莫天全建议,鼓励中央和地方政府建好新能源产业平台,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建立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支持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材料实验室等,促进新能源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此外,搭建新能源产业引才平台,完善新能源产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夯实人才梯队建设,整体提升产业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曹雅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