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氢能发展进入关键期
■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近日,财政部等部委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第一年度 (即2021至2022年度)工作完成了考核评价,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如期且超额完成车辆推广任务,依据考核结果获得首批中央财政奖励资金3.5亿元。目前,北京市财政局已会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将奖励资金及时拨付至相关区及相关企业,为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近年来,北京围绕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已形成“有场景规模、有技术突破、有政策机制、有产业生态、有能源补给、有创新模式、有区域协同”的 “七有”局面。北京市氢能产业初步完成从源头基础创新到商业化发展路径的试点探索,基本实现了氢能产业 “从1到10”的突破,正处在向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关键机遇期。 在场景规模上,截至2023年8月,京津冀城市群面向城市公交、包车客运、普货物资、冷链物资、建筑垃圾、生产原料、工业制品等应用场景,前两个示范年度已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数量2509辆,以超额241辆的成绩完成两年推广任务,其中第一年度推广1239辆,获得中央财政奖励资金3.5亿元。 经两年的示范,在技术突破上已如期实现电堆、空压机等5项技术自主创新及产业化应用,提前实现质子交换膜、催化剂2项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化应用,核心性能指标取得较大的突破,实现百辆级以上规模的装车应用。同时,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车载氢系统以及氢气制、储、运环节装备也取得长足的进步,标志性技术成果不断涌现。 在政策机制上,北京市已制定发布氢能产业各类支持政策措施超过50项,涵盖顶层设计、技术创新、产业落地、推广应用、氢能保障和安全监管六大维度,已初步建成 “全环节、全方位”的氢能产业政策体系。 在产业生态上,北京已初步形成 “一南一北”集聚发展的氢能产业布局:京南,大兴、房山、经开区正在加快建设氢能高端装备制造与应用示范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系统已初步形成;京北,昌平、海淀、延庆等地区正持续推进建设氢能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示范区。 在创新模式上,北京积极谋划氢能叉车、分布式发电、热电联供等多领域综合应用,进一步发挥氢能在储能、发电、工业等多领域场景开放和示范应用对技术创新、政策突破、降本增效和项目落地的带动作用,目前部分项目已率先启动实施,初步形成示范引领效应。 在区域协同上,京津冀共同签订 《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协同机制方案》,统筹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立足六条产业链图谱绘制和梳理分析工作,推动京津冀强链补链任务落实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