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理论·智库

汽车检修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培育路径探索

本文字数:1805

  ■  朱福根 刘美灵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维修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中高职一体化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方式,通过整合中职和高职教育资源,在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汽车检修技术技能人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要求,“十四五”期间,浙江省通过打造一批高水平、结构化、中高职一体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致力于服务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

  2023年,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确定为首批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该团队在建设过程中,强化中高职师资紧密合作与有效协同,联合修订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中高职相互衔接递进的教学体系,从而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

  明确建设目标,引领团队发展。在强强联合的原则下,建设一支“双师双能”队伍,汇聚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及其对接的杭州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长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浙江交通技师学院等4所中职学校的优秀教师资源,吸引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参与组建中高职一体化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通过教师互聘互融与深化产教融合等方式,实现团队教师专业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指导能力的双重提升。依托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改项目为背景,创建符合长学制人才培养规律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体系,为专业的中高职一体化发展起到科学指导作用。探索协作机制,搭建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汽车行业的新技术和新成果,创新教材教法和方法,深入运用数字化、信息化和虚拟化等技术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密切对接汽车产业发展需求,打造“德技并重”发展特色,为企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优化建设思路,凝聚团队合力。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遵循一体化原则,以资源融合为核心,形成“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协作共同体,破除资源壁垒,实现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同时,强调德技并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此外,实施“能力提升、标准完善、资源建设、教学创新、社会服务”五大工程,协同推进,探索中高职相互衔接递进的育人标准、社会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团队实力。最终构建高层次复合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塑造省内引领的特色教学品牌,为其他团队提供示范。

  聚焦产业需求,深化教学改革。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聚焦汽车产业需求,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及汽车维护修理等战略新兴与民生紧缺领域,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增加新兴课程和实践环节,确保学生所学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

  同时,联合中高职学校和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定每个阶段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评价方式等,使人才培养连贯一致。另外,探索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实训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实践与问题解决,以适应不同的学习需要。

  加强团队管理,保障建设成效。为强化团队管理,确保建设成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团队成员按照教学工作、科研成果、社会服务方面的绩效进行定期考核与评估,并且把成绩和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和奖励表彰联系起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健全团队协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增进沟通交流,营造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氛围;构建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团队需要和教师个人发展适时调整成员,并根据产业发展变化和市场需求动态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团队的整体素质、适应性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通过以上策略,可以实现资源融合、德技并重、五环相扣及品牌塑造,从而打造特色品牌,发挥引领作用,为产业输送人才并带动区域职教发展。尽管如此,该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仍需紧跟行业趋势,持续优化完善教学体系,推动职教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高度,为产业繁荣贡献更大力量。(作者单位: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工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新闻热线电话:010-674106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10661 广告招商电话:010-67410642
举报邮箱:jubao@cinn.cn   投稿邮箱:zbs@cinn.cn   服务邮箱:fuwu@cinn.cn
中国工业报社
微信公众号
中国工业报理论·智库 19汽车检修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培育路径探索 2025-01-06 2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