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特别报道

第十七届中国工业论坛

贺铿:吹响2025年工业发力起步冲锋号

本文字数:1385

贺铿

  ■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新质生产力的“新”,关键是在智能化,是以智能化为基本特质的生产力。2024年12月28日,在第十七届中国工业论坛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做出上述表示。

  贺铿认为,新质生产力的作用应该是与中国式现代化结合起来,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核心力量。“2035年要初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2050年要完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是不容易的,所以坚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工业行业任务最重,包括新质生产力、全要素生产率、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工作。”

  贺铿说:“中国式的现代化归根结底还是要现代化,世界上现代化的各种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一个也不能缺,一个也不能减少,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应该在现代化上下功夫。”

  贺铿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大概有四个方面的明确含义:第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要加强党的领导。第二是14亿多人口国度的现代化有自己的特征,有自己与人家不同的地方。第三是要保证共同富裕,西方现代化国家尽管表面上看很发达、很繁荣,但是没有做到共同富裕。第四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的情况之下实现现代化,任重而道远。

  贺铿表示,中国工业论坛是探讨工业改革发展创新之路、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高层对话平台,是中国工业领域标志性高端年度盛会,也吹响2025年工业发力起步的冲锋号。

  第一,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国工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迎来飞跃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有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世界上唯一不缺任何门类的工业体系,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40%以上在世界上的产量居于首位,工业生产配套强、韧性大,2024年经济运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中国经济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正在向数字经济时代稳步前进。

  第二,我国正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目前,人们对什么是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不是很全面,毕竟新质生产力落到实处、落到底处还是生产力。生产力三要素或者叫两要素半,就是人(劳动者)、工具、加工对象。其中,加工对象是一个完整的要素,有经济学家认为是半个要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在生产力当中人是确定的因素,但在工业革命过程中生产力很重要的一个要素是生产工具。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现在,生产工具的变化对于生产率的提高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因此,新质生产力首先是生产力,而且是生产力中的工具。我国正打破美西方的技术封锁,以“长”攻美西方之“短”,以“短”克美西方之“长”。

  第三,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实就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且全要素生产率是相对于要素生产率而言的。要素生产率就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投入各种材料、工具、人力等必要的要素。从理论上来说,投入的要素增加10%,生产的产品至少要增加10%。但是,通常投入的要素增加10%,产出的产品要增加13%、15%,这就是全要素生产率使产出增加,因此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在产出方面下力气。比如,如何把生产组织更科学、人员培训更好、积极性调动更好以及政府发挥的作用、市场环境的改善等,都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方面。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工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新闻热线电话:010-674106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10661 广告招商电话:010-67410642
举报邮箱:jubao@cinn.cn   投稿邮箱:zbs@cinn.cn   服务邮箱:fuwu@cinn.cn
中国工业报社
微信公众号
中国工业报特别报道 02贺铿:吹响2025年工业发力起步冲锋号 2025-01-06 2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