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记者 霍悦 孟凡君
“作为一家成长型的民营企业,北京精雕坚持创新引领,不断突破壁垒、变道超车,在五轴机床加工技术领域实现了领先,甚至在局部有所超越。”2024年12月28日,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精雕”)执行总裁张保全在第十七届中国工业论坛上如是表示。
工业母机是高端装备制造的基石,被誉为“国之重器”,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支撑。“随着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五轴机床应用不断拓展,国产五轴机床发展迅猛,但也仍存在应用堵点。”张保全坦言,很多企业在制造过程中有着大量的“人工参与”。人工干预过多,带来的是不稳定、不连续、难管理、难复用等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到生产企业最关注的三个要素:质量、效率和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要如何充分发挥五轴机床能力?“工作分解、高效协同”,这八个字足以概括北京精雕的路径选择。公司充分发挥机械、电控、软件技术无缝集成的优势,将五轴加工工作分解为软件端和机床端。“打通机械、电控、软件这三个环节,让其相互赋能,我们找到了‘变道超车’的新路径。”张保全指出。
具体来看,在软件端,基于精雕SurfMill软件平台优化工艺,输出安全高效的切削程序、检测程序及管控程序;在机床端,一键启动加工,无需反复人工调试工作。
“换言之,就是‘动脑’的部分让软件做,‘动手’的部分让机床做。通过软件程序定义所有的工作,在机床执行过程中,基本可以实现一键启动,不再需要人。”张保全进一步解释道,应用软件技术,可以大幅降低产品的使用难度,加速五轴加工中心应用普及,加工更安全、生产更高效。
此外,北京精雕还建立了完整的五轴机床研发体系,在多生产环节集成平台、多工艺编程平台、机内自动化编程平台、虚拟制造平台、专业化软件开发平台方面,突破了一系列核心底层技术,积累了丰富的成熟工艺技术。
目前,北京精雕五轴高速加工中心销量已经超过3000台,广泛应用于精密模具、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等高端制造领域。而在张保全看来,软件不仅赋能五轴机床行业应用,还赋能五轴机床加工生态培育,持续为高端制造行业输送人才。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推进,人才结构出现很大变化。之前培养的人才都是操作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今后社会更多需要的是数字化人才,就是在电脑端实现生产过程控制的人才。”张保全介绍,北京精雕正在与国内其他院校联合培养相应的数字化人才,如果解决了数字化人才的短板,我国五轴机床加工将迎来大的、新时代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