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和万事兴 华菱涟钢班组升级人文关怀
稿件来源:本报讯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组成单元。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相互关心是万事兴旺的基础。而在企业里,可以说最小的组成单元就是一个个基层班组。同样对于一个班组来说, “和”也是重要的基础。 一个班组要怎么才能做到“和”?华菱涟钢检修中心210作业区连铸电工班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思想政治工作进班组,人文关怀是法宝。 “察言观色”解矛盾 连铸电工班有13名成员,除一名女同志外,都是20岁到40岁的男子汉。都说男子汉粗心,但班长彭长松带领的这个团队就是依靠相互间的细致关心,将大伙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进班时看脸色、工作时看情绪、吃饭时看胃口、说话时看神态”。这是连铸电工班几个班组长的“察言观色”工作法。 一天,班长彭长松发现有几个职工干活时情绪不高,还讲些牢骚怪话。结果认真询问,原来是大家对班里的绩效考评不满意。他们认为绩效考评仅仅由班组长考核不对,“那还不是你们班组长说了算”。 了解到问题的所在,彭长松和几个班组骨干认真征求了大伙的意见,最后由大家推选6名同志成立了班里的 “绩效考评组”,考评组不仅有普通班员,还有外协工。以后,大家再也没有对绩效考评结果有意见了。后来,班里还衍生出了每月一次的民主生活会,会上每个人对上一个月的工作进行总结,互相点评,有问题当面说清,一起商量解决。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班里的气氛更加融洽了。 “不能丢下任何一个兄弟” 连铸电工班将对员工的关爱融入到每一个成员日常工作、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中。 班员吴晓刚的家远离厂区,班里每次有临时检修任务,只要不是太急太重,大伙都尽量不喊他,来回一趟不容易。班里在安排工作时,也尽可能给离家远的员工以方便,让他们好集中休假回家与家人团聚。 像关心兄弟姐妹一样关爱我们身边需要关心的同事。这是连铸电工班班员们已经形成的习惯。彭长松说,“在我们的集体里,我们不能丢下任何一个兄弟。” 班员王滔原来是一名班组骨干,技术上突出,事事都要争在前面。但一次因病手术后,腿脚留下了后遗症,行走不太方便。好强的他变得闷闷不乐,甚至出现了自暴自弃的现象。 看出苗头的彭长松,多次找他谈心,让他放下思想包袱,并尽量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给他。去年8月份,作业区实行承包制,考虑王滔的特殊情况,班里让做事细致、认真的他负责了备品备件的制作和管理。感觉又有用武之地,王滔十分尽职尽责,不仅在备品备件制作任务上从没出现过质量问题,而且还将备品备件的管理进行了统一规范,并主动为现场准备和设计一些必用的备件。 关怀的最高境界 连铸电工班现在有4名外协员工,都是20来岁的90后。而外协员工因为在收入上与正式工存在差距,总觉得自己处于劣势,工作起来情绪总是不高。班长彭长松看在眼里,抽空就给他们分析。 “你们到涟钢来,关键就是要学好技术,力争评优,这样才能早日转正。” “他们刚来时,技术上几乎就是一张白纸。”为了帮助外协工们提高技术,几个班组骨干不仅平时注重传帮带,还经常专门组织他们学技术。 去年12月,公司组织外协工转正考试,班里刘辉符合报考条件。为了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刘辉多些时间看书复习,班里的同事主动承担了刘辉的工作任务。现在已通过考试的刘辉,只要体检合格,就有望成为涟钢正式员工。 在外协工通过考试以后,彭长松并不就此放手。 “为了考试,他们掌握了较好了理论基础,加之实践操作经验也不错,就要鼓励他们往班组骨干方向发展。”彭长松抓住这个时机,引导他们学会带队、起到骨干作用。现在,连铸电工班副班长就是由一名转正外协工担当的。 “在我们班做事感觉有前途和希望,所以干起工作来也有干劲。”连铸电工班的小伙子说。 今年来,该班将严重制约210转炉厂生产的连铸机维修热停工时间从原来的500~600分钟/月逐月降低至128分钟/月、80分钟/月、40分钟/月。在今年5月份,首次实现了零故障时间,为涟钢新线产能发挥、降低生产成本做出了贡献。(本报记者 石峰 通讯员 柳琴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