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备在汽车工业的应用现状堪忧
稿件来源:本报讯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一位长期在汽车工业装备领域工作的老专家。他向记者透露,近年来中国汽车产销量的高歌猛进,也促进了国外相关机床业的迅猛发展,而国内的重大装备专项前景却不容乐观。 记者了解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中确定的大型飞机、数控机床等16个重大专项,均为我国到2020年期间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重大专项设置的基本原则可以看出,培育能形成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战略性产业,突出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解决制约产业的重大瓶颈问题,是当前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在有关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的 “04重大专项”中,提出 “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的部分内容和目标分别是,开发在汽车等行业需要的关键高精密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突破一批数控机床基础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建立数控装备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促进中高档数控机床的发展。 国家设立科技重大专项的初衷,是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减少高端设备的进口,以促进中国汽车工业从产品到装备全方位、全产业链的提升。但重大专项自2006年开始实施以来,据记者了解,除了汽车涂装等少数国产汽车装备还能在市场上与进口产品竞争外,其他多数在汽车制造业各领域的关键设备仍然需要以进口产品来 “保驾护航”。 即使有一些国产品牌的装备能够达到企业所需的技术要求,但由于可靠性、生产一致性等的差距,或者只是品牌的差距,使得国内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敢使用进口装备,不敢使用国产的设备,这样才能够最安全、有效地保障有序的生产节拍。 实际上,在记者近几年陆续参观过的一些国内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中,确实看到绝大多数本土品牌企业的生产线以进口设备为主,尤其是关键工序和检测、计量装备更是如此。记者近期到辽宁省一个县级城市的采访,发现当地几家以生产汽车增压器为主的民营企业,也均采用进口设备。在一家较大的民营企业新扩产的厂房内,记者更是见到了全部以各类进口加工中心组成的柔性生产线。 当然,即使在被进口装备 “淹没”的生产线中,仍然会不时看到国产设备,有的自主品牌汽车厂甚至整条整条地使用国产装备,但这些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却并不以此为荣,反而心理十分复杂:要不是资金紧张,工厂才不会买这么多国产设备。 在大力提倡自主创新的今天,自主品牌汽车产品质量与其制造装备的水平紧密相关。就像让消费者购买自主品牌汽车一样,让包括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在内的各类企业购置国产装备也要给人家一个充足的理由,这个理由可能不只是质量与可靠性和稳定性,还应包含着未来长期持久的优质服务。 记者最近采访了一家本土零部件企业,在生产线上一道最关键的工序上看到了一台由国内某大学研制的设备,但据了解这只是一台样机,并未实现产业化。记者了解到,重大专项中的部分项目已经 “过关”,但其中大多数离真正的产业化还有着不小的距离。 2020年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时间结点,在剩下的不到两个五年规划期间,国家有关方面正在组织力量,力争实现数控机床重大专项有更大突破,让中国的高端装备能够真正实现产业化,中国的装备制造企业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主力军。(本报记者 赵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