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攻坚期。”9月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的 “201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泰达)国际论坛”上,重点阐述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战略发展的思考。他认为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整车、电池、电机、能源、材料、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在开放合作的环境中,共同努力应对挑战。
万钢回顾说,经过两个五年规划的有组织、大规模、高强度的持续研发和综合示范,我国已基本掌握了电动汽车整车动力系统平台以及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基本建立了电动汽车 “三纵三横”和三大基础平台构成的基础创新体系,乘用车动力电池的研发与规模化生产能力已居世界前列,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集群效应,确定了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探索了分工合理、利益均衡的电动汽车价值链。
据最新统计,全国25个试点城市在公共交通领域内,已累计投入示范运行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超过1.9万辆,运行总里程超过了4.7亿公里。万钢表示,下一步,新能源汽车将重点在五个方面发展:
第一,坚持正确的技术路线,加强新能源汽车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目前,我国已提出了主要以电机纯电驱动的战略取向,明确了以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及检测、标准、示范三大技术平台所形成的新的 “三纵三横”技术路线;国务院颁发的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确定纯电驱动发展战略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
第二,建立和完善电动汽车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
对于汽车产业来说,纯电驱动的转型是战略发展的机遇,电池、电机、电控和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融合了电力、电子、电化学、材料学等大量新的知识,带动了部件、系统和制造技术的创新,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基础设施等将更新和延长产业链。创新发展、生产组织、运行模式,以至于汽车产业结构,都会发生重要的变化。
第三,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加大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服务能力。
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大型仪器设备、科学数据和文献资料,以及国家财政经费支持的科研活动所获得的信息资料,都应该向企业、社会开放。
第四,要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综合应用示范,创新新兴商业模式。
我国新能源汽车仍然处于产业化的初级阶段,仍然需要国家政策有力和持续的支持。今后将继续扎实推进和扩大公共领域中新能源汽车商业化的示范。在推动大客车示范运营的同时,还要更加注意出租车、城市物流车等领域,拓展以小型电动汽车为代表的商业化示范。
第五,继续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国际合作。
万钢最后强调,电动汽车的发展,除了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商业模式、政策扶持以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和支持。(本报记者 赵三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