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一则消息成为很多报纸和网站的重要新闻:4月25日,法国总统奥朗德抵达北京开始首次访华行程,在首都国际机场迎接奥朗德的专车是我国自主生产的新款红旗轿车。据悉,这是这款新型红旗国宾车首次迎接外国元首。新型红旗是一款豪华程度堪比劳斯莱斯的顶级轿车,该车搭载一款6.0升V12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约300kW。这则消息迅速发酵,引起社会热议。这是红旗轿车自今年在上海车展亮相后再次闯入公众视野,而上海车展此时尚未结束。
先声夺人 4月20日上午,一场中雨在上海不期而至,却依然未能阻挡来自国内外的近万名记者涌向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参加当日举行的上海车展媒体日。在W1馆,中国一汽的展台上,媒体记者云集。人们关心的是,始终肩扛自主创新大旗的中国一汽,能给观众带来哪些惊喜。
果然,中国一汽不负众望。此前在媒体报道中被多次提及的红旗展示了L9、L7、L5以及即将上市的H7。而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车的核心——中国一汽在展台中央展示的红旗轿车系列发动机。
在当天上午举办的发布会上,中国一汽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李骏揭开了红旗轿车系列发动机的四项技术优势:红旗汽油机燃烧过程精准控制技术创新、高精密缸筒变形控制技术创新、复杂噪声源识别技术创新,基于燃烧系统基因的红旗汽油机系列化技术创新。
在最近几年的车展中,展出发动机的汽车企业并不在少数,但大都以单一发动机的形式出现,红旗轿车系列发动机的优势恰恰在于 “系列”二字。 “不是开发出一款发动机就算是掌握了整个发动机领域的研发技术,关键是要有数据有积累。只有能够研发系列发动机,才能真正称得上掌握了发动机的研发技术。”这是汽车业界专家的共识。李骏说: “基于燃烧系统基因的红旗汽油机系列化技术创新意味着中国一汽实现了国内自主高端乘用车汽油发动机系列化‘零’的突破。”
据了解,传统发动机燃烧系统只能适应单一机型,造成发动机开发周期长、投资大、成本高,开发新型燃烧系统覆盖多个机型是高级轿车发动机系列化技术的难点。中国一汽通过掌握湍流动能、动态滚流等过程要素基因和气道燃烧室、气门夹角等结构要素,创新性地提出PFI+GDI概念及燃烧系统家族化理念,开发出了既能气道喷油,又能缸内直接喷油,也能混合喷油的汽油机复合燃烧系统。
这项只有极少数汽车公司进行研发的技术,解决了汽油机燃烧系统节能减排技术平台化与持续发展难题,解决了发动机产品系列化的难题,只用1个燃烧系统便覆盖了直列4缸、V6、 V8、V12平台的多个机型,最终实现了中国一汽乘用车发动机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良性循环,提高了中国一汽的总体市场竞争力。对于消费者来说,动力系统自主研发将为他们带来更具有价格优势的产品,而发动机系列化也将使其享受到更为丰富的产品。
红旗轿车系列发动机体现的技术成果还不止如此。在燃烧过程精益控制技术方面,中国一汽创建了 “五维度”汽油机增压直喷燃烧过程定量控制技术,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还通过实现燃烧过程外部条件电控可变综合集成技术,在提升动力性的同时,降低了油耗,增强了燃油经济性,使红旗增压直喷发动机较国外同类产品油耗降低了1.6%,热效率提高36%。
中国一汽研发的高精密缸筒变形控制技术,也将使红旗系列发动机的机油更换频率大幅度降低,从而使保养里程超过1万公里。
自主研发谋在先 “红旗一定意义上就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梦想,人们对红旗的期待根本上是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期待。但要实现自主品牌的向上突围,还是需要以技术为先。”中国一汽总经理许宪平说。
自主品牌要向上突围看似简单,但从思考改变中国汽车工业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模式,到自主研发的成果亮相,中国一汽等了18年。
“1995年前后,我发现中国汽车工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引进、改进。这样做永远是跟在别人后面,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就无法掌握游戏规则。从那时起,中国一汽就开始求变,走正向开发之路。”李骏告诉记者, “只有正向开发,才能掌握发动机工作的核心原理。”
但做正向开发的难度可想而知。
1984年,李骏到中国一汽工作。当时中国的轿车工业刚刚起步,基础十分薄弱。 “那时总存在困惑,就是很多工作都不能干。那一代人也是想干事的,也是想把自己的智慧拿出来变成一个产品,想为企业创造价值。但没有机会,不幸运。为什么不能干呢?因为企业不敢投资。就是投资了,产量很低,发展几年就要淘汰,投资收不回来,所以就投不起,而且企业也确实缺少资金。”李骏说。
幸运的是,10年后,中国汽车工业有了长足进步,资金实力和国家政策都有了很多变化。从那时起,中国一汽开始谋划正向开发。
李骏说,自主开发是很艰难的。自主的艰难不在于它的一招一式,而是在于它的 “起跑器”,就是在起跑的时候要看准自己的跑道,不要跑到别人的跑道去。他常常举一个例子,自主研发就像织毛衣一样,如果针没有起好,织再多也没有用。
那么,中国一汽的 “跑道”在哪里?
从1995年开始,一汽着手寻找自己的 “跑道”。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过失败。比如,2000年中国一汽开始规划一款2升轿车用柴油发动机,当时投资四五千万元。但是当时因为没有系列化的思想理念,投产以后无法收回成本,会造成更大的亏损,最后被迫放弃。
“要新进一个市场,要新开辟一个商品,必须有深刻的谋划。在这个深刻的谋划中,技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块。假如你没有技术、没有谋划,就是投资了,也很快会退出来,而且会输得倾家荡产,国内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从一开始你就要谋划,就要研究你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做看起来很慢,你的压力也会很大。这时候你要有定力,要看得准,只有这样才是能笑到最后的。”
一汽的谋划赢了,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实力。从1995年到2005年的10年间,一汽技术中心通过10年的不停探索和实践,终于找到了自己的 “跑道”,那就是燃烧系统基因的系列化技术。
李骏说,如果将红旗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1995年到2005年是艰难跋涉时期,2005年以后,红旗轿车系列发动机逐步完善并亮相,红旗轿车也逐渐展现在公众面前。红旗轿车系列发动机历经82辆样车实验行走近700万公里。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共获专利授权69件,专利7件,2012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进步一等奖。
李骏告诉记者: “到目前为止,我说不准红旗作为豪华车,在未来多少年到底能销售多少辆。但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基因技术,我们能够把V12、V8、V6所有这些机器统一在一起,这个量就会很大。如果一个一个做,一款一款地投资,就形成不了规模效应,从做这个事情第一天起就注定要失败,就注定要亏损。这就是自主要谋在先。”
在李骏看来,18年的时间看似缓慢,实际并不漫长。他说,开发一定要深谋远虑,必须要知道它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成功。急功近利,就会越做越艰难。
厚积方能薄发 通过多年时间的实践,中国一汽的研发能力也逐渐得到了提升,形成了“四出”传统,就是出产品的同时,一定要出体系,一定要出流程,一定要出标准。这样,企业实现了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快速发展。
据了解,在上海车展上亮相的5款红旗发动机,排量覆盖2~6升,功率覆盖100kW到300kW,并已经全系应用于红旗C到E级车型。自2012年3月红旗CA6GV汽油发动机项目投产后,已经具有了年产5万台的生产能力。与此同时,一汽轿车二工厂另一款红旗增压汽油发动机,也已经于2012年5月顺利投产,具备年产7万台发动机的能力。两款发动机相继投产,增强了中国一汽自主品牌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一汽的制造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李骏看来, “红旗轿车系列发动机”只是中国一汽众多技术成果中的一部分,安全技术就是中国一汽另一个重要的研发方向。在中国一汽的展台上,以车身投影和全息成像等手段,将主动巡航控制系统ACC、先进的紧急制动系统AEBS、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等技术都做了生动的展示。这些技术,以及车道保持系统LKP、夜视NV等功能也已全部搭载在即将上市的红旗H7上,使红旗H7成为国内第一款完整匹配主动安全系统的高级轿车。通过对车身、底盘和动力总成的结构优化设计和最优匹配,红旗H7整车碰撞达到Eu-roNCAP2012年五星技术水平。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一汽也已经有了十几年的积累。 “中国一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没有快速着手推动弱混或直接跳到纯电动的市场化,而只是做技术储备。我们持续10年,把精力放在研究更容易满足用户实际需求、更容易商品化的强混合技术上。”李骏说。目前中国一汽正在进行基于A
0
、A、B、H级整车平台的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其中红旗H7PHEV预计将于2015年上市。
“未来中国一汽将有越来越多的技术成果得到转化,并赢得市场。”李骏说。(本报记者 周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