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归于高校 从根部“滋养”汽车业
稿件来源:本报讯
若回顾一下上个月汽车行业的新闻,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赵福全离开吉利汽车去往清华,绝对是令很多人心生感慨的一则消息。 藉此,有关汽车 “海归”归宿的争论又一次出现在媒体上,有人认为,作为第一代汽车海归的代表,许敏、祁国俊、赵福全、汪大总、邬学斌等人在中国汽车业抹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但他们却无一人能打破必然要离开的 “魔咒”。接着舆论开始揣度 “海归”们离开的原因,评价功过是非,似乎不找出一些为其行为做出合理解释的规律就不罢休,比如, “第一代 ‘海归’擅长于体系建设,而非整车制造,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们必然离开”等。 在笔者看来,这种揣度完全没必要。 “海归”们离开或留下本来只是一件最自然的事情,正常的职位变动而已。就如李书福所言,吉利跟赵福全博士有合同,合同到期,他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他有自由选择自己新岗位的权利。 从实用主义哲学出发,关注第一代“海归”离开之后的下一份工作是什么,显然更为重要。 耐人寻味的是,从7年前离开奇瑞的许敏到前不久离开吉利的赵福全,他们的下一份工作都是高校——许敏回到了他的母校,就任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在那里开始教书育人的新生涯;赵福全则去往水木清华,与清华大学携手打造 “汽车产业战略研究中心”。 不可否认,这些优秀的 “海归”们曾经投身中国品牌企业,为行业、为企业做出了贡献——他们放弃条件优越的大公司,回国加盟幼弱的中国品牌汽车公司,从头开始搭起自主研发体系架构、完善产品谱系、带出许多优秀的工程师。 以许敏和赵福全为例,前者帮助奇瑞建立了完整的汽车研发体系和设计指南,培养了奇瑞发动机的研发能力,使奇瑞自主发动机实现了批量生产,也给奇瑞留下 “正向开发”的火种;后者则被吉利总裁李书福评价为 “把吉利研究院安全技术的研发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台阶,为吉利安全技术研发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吉利技术研发实现了跨越式、突破性的飞跃,真正做到了 ‘保四星,争五星’的目标。” 但是,与在企业通过技术和产品实现自主品牌的抱负相比,回到高校通过学术研究或人才培养为汽车产业做点事,则更根本,更显珍贵。 赵福全对媒体表示,选择清华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一个梦想——在更广阔的空间和更高的层面继续为中国汽车产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并为自主品牌的发展献计献策;许敏则更直白地表示过,之所以选择高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培养更多的汽车专业人才, “中国汽车人才太缺乏,现在每家汽车公司都严重缺乏人才,而且优秀高校的学生基本上也不去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公司。” 从这点来看,回到高校、回归学术,对满怀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梦”、“振兴中国汽车产业”的许敏、赵福全甚至更多的海归来说,是更有意义,能发挥更大价值的事情,是从根部滋养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记得去年在采访北汽集团总工程师、北汽股份研究总院院长高卫民时,他曾说, “汽车工业的发展不是光有钱就可以的,更重要的是知识和技术的积累,这种积累主要靠培养人才来完成。” 就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来说,钱不是问题,人才是做大的问题——汽车产业高速增长下,对人才需求激增,造成了汽车行业里人力资源的乱象丛生,车企之间互相挖墙角,人员业内流动频繁。 两年前,笔者专访许敏时发现,他对当下的中国汽车人才体系非常担忧,他说,现在国内的大学教育还是老式的填鸭式教育,学生上完课,考完试,拿上成绩结束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没有得到锻炼,对企业的项目管理流程根本不熟悉。这也使得很多名校的学生进入到车企后,发现学的都没用,挑不起重担,企业无奈之下只能花2~3年的时间去重新培训上岗。 而同时具备中西教育背景、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工作经验,从事过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许敏、赵福全等人,显然是培养人才、做好中国汽车工业知识与技术传承最合适的人选。 如今这些最合适的人选回归到高校,站在培养人、影响人的第一线,这对我国汽车产业的贡献,绝不亚于甚至超过十年前这些海归为中国品牌搭建一套研发体系。 许敏曾说,未来一段时间,汽车高端人才特别是汽车技术人才的需求竞争会更加激烈,人才将是我国汽车行业未来比较大的一个瓶颈,所以他试图通过广招门徒、实验教育、亲代硕士,在为汽车行业培养出更多人才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变汽车专业教育原有的体制。 赵福全则说,他想借助清华大学这个平台,从全行业的角度和视角出发,致力于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汽车技术战略路线,以及如何解决中国进入汽车社会相关问题,为探索中国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 这些才是滋养中国汽车业发展的根本和未来。 (本报记者 芦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