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氛围
稿件来源:本报讯
一直想谈谈汽车产业的创新,无奈这个话题太大、涉及面太宽,常觉得 “力有不逮”。最近看了google公司吴军博士所著的 《浪潮之巅》——一本梳理IT产业发展历史的书,在其比较分析中,几次提到汽车产业,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也许我的话题应该是 “汽车业能从IT业的发展中学些什么”,而不是纠结在广义的汽车行业如何创新上。当然,作为一个不熟悉IT产业的人,冒然比较两个行业可能会陷入一种“不了解专业常识而妄加预设”的困境中。因此,这里只通过该书介绍IT业的一些事例和数据来说明。 先从一个小故事开始。在一个计算机博览会上,比尔·盖茨比较了电脑行业与汽车工业,他说,如果汽车工业能够像计算机领域一样发展,那么今天,人们买一辆汽车只需要25美元,一升汽油能跑400公里。 此后,通用汽车在一份新闻稿中回应称,如果通用汽车公司研发诸如微软这样的技术,人们驾驶的汽车将具有以下特点: “没有任何理由,你的车一天会崩溃两次;每次环卫工人重新粉刷了马路上的线,你就得买一辆新车;有时你的车会莫名其妙地在高速公路上熄火,你不得不把车停在路边,关上所有窗户,关闭汽车,然后重新启动,并在你可能开启汽车之前重新打开窗户;偶尔,执行一个例如左转的操作,会使得你的车关闭(熄火)。” 很显然,通用汽车的回应 “曲解”了盖茨的重点。盖茨的话的重点在于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速度,IT业有著名的摩尔定理——每18个月,计算机等IT产品的性能会翻一番;或者说相同性能的计算机等IT产品,每18个月价钱会降一半。而通用汽车则把重点放在 “研发怎样的技术、做出怎样的创新”能使得汽车性能更稳定、更安全,人们使用更便捷。 由此可看出,传统的汽车业和新兴的IT业在对技术创新的关注点上有所不同。IT行业由于摩尔定理的存在更注重创新的速度;而汽车业的创新则慢得多,她更注重内容,比如安全、节能、减排等等。 书中分析,这首先由两个行业的成本因素决定。对IT行业来说,制造的成本只占营业额很小的一部分,研发成本占大多数,而研发成本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来抵消;对汽车业,尤其是汽车制造业来说,原材料、人工、市场和销售成本占到一大半,研发成本只占一小部分,这些成本不会随着规模经济的发生而急剧下滑。 虽然创新的重点有所不同,但在汽车业确实有向IT业学习的必要,尤其在鼓励创新的氛围上。 从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谈起吧。 《浪潮之巅》告诉我们,AT&T公司拿出了产值的百分之三用于贝尔实验室的研发工作,这使得贝尔实验室不仅在通信领域长期执牛耳,而且在射电天文学、晶体管和半导体、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领先于世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贝尔实验室不仅仅是信息领域科学家的首选工作单位,也是基础研究领域学者趋之若鹜的地方。 即使相对保守的IBM,对研发的投入也毫不手软,到小华生掌舵时,其研发经费占主营收入的比例达到9%。到60年代生产出著名的IBM360为止,IBM在计算机研制和生产上的总投入高达50亿美元,这相当于整个马歇尔计划的三分之一。 相形之下,国内汽车产业的创新氛围实在说不上好。 从投入上看,现在国内汽车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尚达不到主营收入的3%。来看看国内以技术著称的长城和比亚迪:2012年长城汽车用于研发的费用为9.5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22%;比亚迪研发投入金额为25.7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5%。再看国内的高校实验室,情况更不乐观。以许敏筹建的上海交通大学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为例,在有了政策和平台后,政府部门没有给予其相应的资金支持。许敏透露,不支持原因是相关技术项目国外没有研究,风险太大。许敏对媒体表示,过去几年他的实验室内有80%~90%的资金支持都是来自于国外,除了通用还有其它整车和零部件厂家,如福特、博世和日产。原因是, “国内不信你”。 从人才引进来看,国内近年来汽车人才尤其是研发性人才紧缺,而且很多企业花大力气招聘来的优秀人才要么在做 “模仿”工作,要么就是迎合市场,做一些与创新无关的工作。即便做到研究院院长,诸如许敏、赵福全等人,行业里衡量他们的标准也是其开发的某一款产品的销量,而不是其对基础研发、技术创新、思维创新所做出的贡献。 可以说,与贝尔实验室引起对研发原创性的支持和宽松的科研氛围、充足的研发经费、优厚的福利待遇相比,国内汽车业研发氛围还处在一个“杂草丛生”的初级阶段。 所以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国内的车企既不会向IBM一样,每年从专利费上挣来数十亿美元,也不会出现向香农那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家,更不必说诺贝尔奖获得者。 (芦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