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置税减半 政府是否过度干预市场?
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惊人的相似。 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自10月1日起减半的优惠政策出台还不到一个月,汽车市场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销量变化反馈,不少车企和经销商也暗暗松了一口气,祈祷着今年最后三个月能够一扫积蓄已久的颓丧之色。 虽然业界普遍认为这一政策对如今低迷的车市的刺激效果不会再现2009年那样辉煌,但政策变化带来的“正能量”还是不容忽视的,而另一个六年之前也曾经引起过业内激烈争论的话题又不可避免地再次被提起——政府出台这样的消费刺激政策来 “救市”,是否属于过度干扰市场? 从民众直观朴素的认知上来看,市场原本应该在没有外界强制性干预的情况下,按照自身规律自由而且自然地成长发展,2009年和如今的两次小排量汽车购置税调整,业内部分有识之士都对这种行政力量压倒市场规律而带来的销量增长表示了担忧和质疑。 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政策优惠对市场的刺激有揠苗助长之嫌,而且有提前透支未来消费需求的可能,造就繁荣的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更重要的是对车市平稳有序的健康和长远发展不利;二是汽车产业需要按照市场规律,在 “看不见的手”的调控下进行结构调整,由市场规律来决定资源的配置,兼并重组也好,退市也罢,总之去芜存菁,淘汰落后的产品和企业,才能实现转型升级。 这种观点无疑已经被历史的经验证明是有一定道理的。平心而论,在现阶段的中国,不只是车市,楼市、股市、能源、农产品等等几乎所有行业和市场,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政策市场,或者说国家政策对市场变化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比如楼市和股市。再说车市,撇开曾经的 “市场换技术”不谈,2009年开始的中国车市的井喷式发展,自主车企的迅速壮大,乃至如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异常火爆、游资遍地,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推动,而过去盲目扩张造成的如今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厂商关系空前紧张等等问题,都已经是无论合资还是自主品牌头顶挥之不去的乌云。 那么,是不是就此让政府角色从市场中完全退出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呢?笔者倒不这么认为。 首先,市场经济,或者说自由市场经济,是一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的经济体系,不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中央号召的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非默认了 “市场机制能够解决自身的一切问题”。 实际上,今天的理论经济学派对于市场机制或者市场规律是否万能也存在诸多不同意见。在市场经济的批评者看来,市场的外部性,或者说局限性——那些无法经由市场价格反映出的问题——将会造成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一些观点甚至认为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天然地产生垄断,最终将会毁灭市场本身的运作机制;市场经济的一些支持者则否认市场存在外部性,不认为市场上存在着需要政府介入才能解决的问题;而像约翰·罗尔斯、米尔顿·弗里德曼这样的经济学家,都持第三种温和的中间派观点,支持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但要限制政府的权力和行政力量的干预程度。 其次,不仅仅是中国,现在全世界还不存在市场完全自由的国家。回首20世纪,其实资本主义国家也曾经从事过对于经济的过度控制,政府或生产者试图控制和指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如今,即便是经济自由度较高的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瑞士、英国、美国等等,都或多或少存在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力量。此外,完全的自由市场某种意义上与无政府主义有几分关联,这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如果仅仅因为市场本身在某些方面的高效率,就认为其所有自然发展的结果都是 “好”的,从而将“市场规律”捧上神坛,无疑是形而上地矫枉过正,关键在于度的把握。 无论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直观感受,还是专业机构的数据分析和调研结果,都表明现阶段的中国实际上处于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的局面,这既因我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也与上千年的历史和传统文化遗留不无关系。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简政放权、深化改革并在汽车行业的推行力度或许不如预期,中央政府对于车市的种种政策调整,相比2万亿的PPP项目要落地,7万亿元的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开始试水,其实只是作为刺激国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其中一个算不上太显眼的环节,最终是为实现稳增长的大目标而服务的。 在笔者看来,虽然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本身其实没有太大的争论空间,一来其不会再对车市整体发展方向产生较大的影响,二来政府在税收问题上一向不会开过大的口子,但是其反向的象征意义是值得思考的,比如政府在专车存废、出租车改革、新能源汽车地方保护主义、传统汽车限行限购等问题上是否应该给予市场更多的自由,而这些无疑都考验着地方政府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 神学家尼布尔曾经写过一段祷告词,大意是,平静地接受无法改变的,勇敢地改变能够改变的,而分辨这两者的区别的,就是智慧。政府对于市场的掌控,需要的也是这样的智慧。 (吴 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