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标准引领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 郝志强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部署。经过多年探索,我国形成了一条以标准引领两化深度融合的道路,推动两化融合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兴起的背景下,一以贯之的坚持标准先行,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速制造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对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强国之路的战略选择 两化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长期战略部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两化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 “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在2019年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上进一步指出,要 “持续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能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新方位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 两化融合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扣合点。深入推进两化融合,一方面可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管理变革和业务模式创新,另一方面可拓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实体经济渗透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为ICT产业发展开辟市场空间,助力我国制造业和ICT产业由大变强,推动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二者协调融合发展。 两化融合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充分释放融合发展的叠加、聚合、倍增效应,有助于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速新经济成长壮大,推动实体经济沿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升级。两化融合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两化融合标准先行 “两化融合,标准先行”。多年来,我国探索了一条以标准引领两化深度融合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标准凝聚了融合发展理念共识。全国两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573)的成立,构建了政产学研用多方联动工作机制、打造了标准研制应用互动协同的交流平台。 标准指明了融合发展方法路径。我国累计发布两化融合领域2项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完成12项国家标准立项。为广大企业全面加速数字化转型、构筑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型竞争能力指明了方法路径。 标准提升了融合发展价值成效。截至目前,全国23000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16万余家企业开展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贯标达标企业在研发、生产和服务等方面的水平显著提升,运营成本平均下降10.0%、经营利润平均增加11.2%。 标准给出了融合发展 “中国方案”。2019年,2项两化融合国际标准先后在国际电信联盟 (ITU)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两化融合理念方法首次走向国际舞台,为全球各国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对于提升我国标准影响力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引领继续做好两化深度融合 强化平台作用,完善全国两化融合标委会建设。完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业互联网管理等标准工作组组织体系建设,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适时新增成立一批标准工作组,动态优化两化融合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组织研制发布两化融合标准体系2.0,指导社会各界统一认识、协同开展标准化工作。 聚焦融合发展,加快两化融合管理标准研制应用。尽快推进两化融合生态系统参考架构、咨询服务指南、新型能力体系指南、价值效益指南等标准研制发布,创新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推广,分行业、分区域组织标准宣贯交流,引导企业通过贯标推进生产方式创新、管理模式变革和商业模式转型。 坚持需求牵引,推动数字化转型急需标准发展。围绕国家 “新基建”战略布局,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生产设备上云、数字化运营管理、供应链数字化管理等关键急需标准研制,加快钢铁、石化、建材、机械、电子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行业标准研制,加速标准化成果转化应用和落地实施。 促进合作交流,提升两化融合标准国际话语权。深化与国际标准组织的合作交流,适时推动筹建围绕两化融合的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推介我国两化融合标准化最新成果,不断增强我国两化融合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作者系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纪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