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 沈新竹
“汽车行业已经进入整体变革的时代,汽车研发制造环节催生了整个供应链以及产业链的重构,模块化研发、制造的兴起正逐步改变汽车厂和零部件的关系。”日前,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中鼎”)董事长兼全球首席执行官夏迎松在 “2020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上表示。
作为一家深耕汽车零部件行业40年的企业,夏迎松从自身角度,分析了当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体系存在的问题。他表示,目前汽车零部件体系仍存在 “卡脖子”的风险。“以中鼎为例,中鼎虽然服务了全球许多主机厂,但很多产品的技术、原材料仍需进口。虽然有部分被国内替代,但技术水平都不如国外稳定。”
其次,国内的技术研发能力、制造工艺水平、关键装备与国外先进企业还有很大差距,生产效率跟质量还有待提高,需进一步做好海外技术引进消化再研发。
此外,在国际上,中国零部件企业缺乏话语权,产品附加值相对来说比较低。这也是汽车零部件行业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 “需在关键领域上突破并形成领先的技术标准,逐步提高自己的话语权,提升附加值。” 夏迎松建议。
夏迎松坦言,目前由于整体行业的国际化水平不足,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还不坚定。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必须整合全球资源,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走国际化道路。
“如何走出去?对于中鼎来讲,最重要的是根据行业趋势,聚焦汽车零部件四大体系加大研发投入,提前布局新能源,提升智能互联相关产品。”夏迎松表示。
据其透露,中鼎 “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是“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进行全面布局”,目标是 “营收实现220亿元”。为此,中鼎将整合全球资源,加大对三电产品的研发攻关力度;发挥全球研发优势,重点聚焦汽车零部件,在汽车轻量化、舒适化、模块化、集成化的发展当中形成自己的优势;同时,加快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全面提升制造的能力。利用双循环战略的互动效果,通过反向投资的模式加快对高端制造能力的引进,提升整体制造水平,通过大量的海外收购把高端制造水平引进国内。此外, “十四五”期间,中鼎还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生产工艺进行深度融合,在产品设计、材料制备、模具制造等方面,实现信息软件、高端装备、机器人等一系列的智能化与数字化平台的应用,以更积极的方式提升工厂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我始终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要进行国际化才能走向世界,只有真正的国际化企业,能力才能得到提升,才能成为世界上受人认可、尊重的企业。”夏迎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