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知行·理论

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本文字数:1966

  ■  刘绚丽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社会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我国需要积极探索出适合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措施,找出适合县域经济与新型工业化有效结合的发展道路,推动县域经济逐步实现转型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主要探究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处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效选择。

  现如今,数字经济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在该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于优化营商环境,为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创新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缩短行政审批时间、降低创业成本以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来吸引足够多的企业推动县城经济发展。在这过程中,为确保其更好地与工业化发展道路相结合,应当注重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县域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水平。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包括县级市)范围内,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由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产业构成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撑,占据国民经济体系重要地位。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对推动地方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促进县域经济更好地发展,应当合理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不但能推动传统产业更快实现转型升级,还能很好地培育新兴产业,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还应当注重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促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得到落实。

  积极发展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对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区域整体发展等目标逐步实现。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方面,积极发展县域经济,能有效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机制的作用愈发突出,政府职能也得到有效改变,再加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各项措施的大力支持,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此外,现阶段我国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政策,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劳动力。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县域经济,还能有效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想有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共同富裕的信念,坚决拥护人民群众和国家政府,增强凝聚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

  县域经济走新型工业化发展

  道路的必要性

  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应当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应当结合新型工业化道路具体内涵来设定发展目标和任务要求,防止出现资源严重浪费和环境严重污染的情况,进而保证县域经济能够长期稳定发展。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发挥信息化技术的重要价值,借助新型工业化中的信息技术,有效提升县域经济的创新力。为有效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水平,应当做好创新工作,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传统生产效率和产品的附加值。另外,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应当结合整个市场的具体需求,通过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技术的加持,提高产业结构的层次感,才能孕育出县域内具有特色的产业链,从而提升县域内人民的收入。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可以有效打破以往工业技术体系的束缚,促使县域内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方式得到改善。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通过技术进步、科技创新,能够有效调整县域内的工业产业结构,促使县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另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还可以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标,促使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得到有效落实。将县域经济发展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效结合,还需要重视交通运输问题,提升县域内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使城乡基础设施实现相互联通,保证县域内交通运输能力得到改善,从而能够更好地与外界进行贸易往来。其中,应着重做好县域内的电网建设工作,积极引入各种先进的电网设备,完善各种供电设施,保障新型工业化发展能够顺利进行。

  总而言之,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新型工业化道路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新时代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应当紧密结合新发展理念,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的收入,增强人们的幸福感。我们应当始终坚信,在国家政策的有效支撑以及区域间的合作互通中,县域经济工业化发展道路将不断完善,并将对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中共临湘市委党校)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工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新闻热线电话:010-674106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10661 广告招商电话:010-67410642
举报邮箱:jubao@cinn.cn   投稿邮箱:zbs@cinn.cn   服务邮箱:fuwu@cinn.cn
中国工业报社
微信公众号
中国工业报知行·理论 13 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2025-04-14 2 2025年04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