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慧心 孙桐
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决定着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先进制造业含金量。国创会常务副主席黄奇帆提出,我国要成为制造强国,关键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潍坊是工业强市,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形势下,应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
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从全球看,生产性服务业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国际经验表明,服务业占比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而提高,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服务业将迅速崛起,产业结构呈现出典型的“三二一”特征,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呈现上升趋势。经济越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越高,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中,生产性服务业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其增加值约占服务业增加值的60%-70%,约占GDP的50%。例如,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约占服务业的70%,约占GDP的55%;德国约占服务业的70%、约占GDP的50%;日本约占服务业的60%,约占GDP的40%。同时,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人口集聚、工业转型升级之间互相高度依赖。
从全国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占GDP比重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逐年攀升,到2023年达32.8%,已超过制造业7个百分点。从增速来看,2012年-2023年,生产性服务业名义增速10.3%,超过GDP 2个百分点、制造业4个百分点、生活性服务业1个百分点。从对GDP增长的贡献来看,2012年-2023年,全国GDP增长72万亿元,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7.7%,超过制造业15个百分点、生活性服务业14个百分点;2023年生产性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1.2%,是制造业的8倍、生活性服务业的3倍。
新形势下,生产性服务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催生技术革命性突破、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对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近年来,先进地区纷纷加快布局生产性服务业。比如,省级层面,重庆制定《加速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四川制定《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赋能促进优势产业提质倍增的实施意见》;市级层面,杭州制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苏州制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合肥制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潍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总体看,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不足。2023年潍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2202.3亿元,占GDP比重为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更低于发达城市比重,比如广州47.6%、上海44.7%、杭州44.2%、青岛38%;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3.8%,低于全国17个百分点;若剔除面向消费者的一部分内容,如零售业,潍坊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为22.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8.4%。
具体看,有两大突出优势,两大短板弱项。一是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优势突出。现代物流方面,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形成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复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高铁快运物流基地等高能级战略定位;快递业和冷链物流发达,比如,根据国家邮政局2023年全国快递城市排行榜,潍坊快递业务量5.77亿件,居全国第50、地级市第26、山东第4位。现代金融方面,潍坊充分发挥体量大的优势,实现了存贷款余额双过万亿;财金联动助企融资力度较大,工信部《2023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显示,潍坊融资环境居全国地级市第5位。二是软件和信息服务、科学和技术服务实力较弱。软件和信息服务,突出表现为缺少综合实力强、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方面企业,比如没有相关企业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大数据企业50强”“2023年度山东省人工智能高成长创新品牌20强企业”“物联网领航企业”等。科学和技术服务,突出表现为省级服务平台较少,比如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科技企业加速器。
加快推进潍坊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立足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更大力度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对生产力水平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应以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为方向,重点发展面向制造业全生命周期的新兴服务,找准生产性服务业深度服务制造业的嵌入点。突出三个抓手。一是抓好重点行业。按照中央要求,根据潍坊产业实际和发展需求,重点抓好现代物流、现代金融、软件和信息服务、科学和技术服务4个重点行业。二是抓好重点企业。以积极争创省级领军企业为抓手,根据遴选标准加强重点企业培育,在要素保障、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方面精准扶优扶强。三是抓好园区集聚。加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力度,在企业引育、生态优化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立足用好区位交通优势,持续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一是加快引育优质物流企业。一方面,持续做大做强、做精做优现有企业,支持进行3A、4A、5A级等级认证;另一方面,积极招引龙头企业,加强与圆通、韵达、京东等全国性物流企业对接,争取设立区域性总部。二是加快建设高铁快运物流基地。潍坊是13个全国性高铁物流节点城市中唯一的地级市,京沪高铁二通道开通后,高铁枢纽地位还将出现质的提升。应加快推进高铁快运物流基地建设,超前谋划打造山东高铁物流业务总部基地、全国高铁物流基地示范工程、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多式联运枢纽等。三是加快推动物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全方位普及应用、深度融合,支持物流园区内企业共建信息化平台,对仓库出货、物流配送、物流售后等全流程智慧赋能。
立足发挥规模优势,大力提升金融服务企业质效。一是积极服务银企对接。在供需匹配、金融审批等方面加大服务力度,比如,用好市财政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各县市区引导企业注册使用,实现金融机构与企业需求高效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重点客户名单,开展金融辅导员服务,简化重点企业信贷流程。二是积极发展耐心资本。引导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风投机构等,快速成长为耐心资本发展主体;着力构建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比如围绕基金“募投管退”全链条完善政策和制度,政府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时探索实施对赌机制。三是积极助企上市。积极对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共建资本市场服务潍坊基地,开展科创板培育、资本市场人才培训等合作。
立足补齐突出短板,重点抓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一是大力布局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产业链上下游实体企业提供信息撮合、交易贸易、数字化供应链等服务,在更多领域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比如重点产业垂直服务平台、工业品数字服务平台、工业原料数字服务平台等。二是大力发展行业应用软件。紧扣应用牵引,发挥应用场景多优势,大力招引软件企业落户或设点;紧扣需求对接,通过揭榜挂帅、产品供需对接会等方式,鼓励现有软件企业围绕场景需求,开发一批软件APP、行业解决方案等。三是大力建设算力中心。潍坊在算力方面具备先发优势,应充分用好战略机遇,加大对山东环渤海算力中心工程建设、项目引进、人才引进的力度,把先发优势转化为领跑优势。
立足突破关键弱项,重点抓好科学和技术服务业。一是做好研发与设计服务。一方面,把创新联合体作为服务企业研发设计的重要载体,制定创新联合体培育方案和相关政策,推动相关部门在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中设置创新联合体研发专项,激发创新联合体服务研发活力。另一方面,以建设高能级平台更好地服务研发与设计活动,依托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积极申建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用好山东科技大市场,充分利用“共享实验室”实现大型科研仪器共享。二是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把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平台作为成果转化的关键载体,依托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大力建设中试平台,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依托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搭建中试平台或试验车间,鼓励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通过承接科技项目、购置装置仪器等衍生发展中试产业。
(杜慧心系潍坊市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城市研究科科长,孙桐系潍坊市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