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兰贝格的视角来看,我们认为中国整个自动驾驶的渗透率按照不同的级别来探讨的话,在2030年L4、L5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在乘用车新车销售视角能够达到5%的渗透率,L2、L3配置的自动驾驶渗透率在60%的水平,初级的自动驾驶辅助在35%左右的体量。
自动驾驶和相关的V2X车端通信市场在2030年能够达到5000亿的体量,主要是从传感器、算法和计算平台这三个驱动因素来驱动市场的发展。尤其是算法和计算平台/芯片,前者在L2向L3发展阶段有核心突破,L4、L5阶段是逐步固化,后者受益于算力要求的指数级增长在数量和芯片表现能力大幅提升带来的价值提升推动下,整体推动市场的快速发展。
自动驾驶发展的时候一定会按照场景化的落地节奏来进行,我们基于地理围栏与自动驾驶技术等级,确定了包含私家车、客运、货运三大领域,共计29种细分场景的自动驾驶应用场景。以私家车应用为例,我们认为在2022年之前肯定能够实现停车场自动泊车场景,并且在2023年能够实现停车场的自主泊车,指定场景的无人驾驶和全场景的无人驾驶则有望在2025年和2030年之后得到应用机会。
鉴于技术实现的难度和场景实现的急迫性,商用车的货运场景以及乘用车的自主停车及结构化道路的一些使用场景将会优先落地。乘用车自动驾驶发展将由停车场景先行,逐渐往结构化道路场景发展,最后完成非结构化城市道路场景的实现。
在技术发展方面,一个是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方面,向域融合方向发展的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会为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软硬件平台提供非常好的技术基础。现有的架构里面,不管是某些德系豪华品牌的五大域设置,或者是特斯拉以四大域为主线并在这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拆分,整体来说未来的趋势一定是朝着域融合的方向进行发展。我们讨论自动驾驶的时候也一定会谈到HPC高性能计算平台,它会呈现出多样化非标化发展的趋势,在某一个时间点也会向标准化发展这个方向去进行聚拢。就当下而言,从分布式+集中式、软硬集成+软硬分离以及传感器的应用等视角,大家各有判断,目前处在多样化非标化发展的过程当中。
我个人认为,在技术和商业模式创造层面,产业界的玩家相对有更多的主导权掌握的大前提之下,需要对于政策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有持续的关注,以及去探索出差异化的优势并进行建设,会是大家在自动驾驶场景化落地竞争时代脱颖而出的一个主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