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春萌
近年来,全球宏观经济形势风云变幻,不确定性因素陡增,各地市社会经济发展置身于变局之中,既要勇开新局,更需直面接踵而至的全新风险与挑战。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其发展态势宛如一面镜子,直观映照出社会经济整体的兴衰起伏,对各地市乃至全国的经济走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当下,新形势为各地市在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勾勒出全新版图,各地市面对不断变化的新机遇、新风险和新挑战,需要根据当地实情深入分析,精准锚定符合当地特质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才能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行稳致远,收获契合本土需求的转型硕果。
作为社会经济的基础组成部分之一,工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历来影响重大,在实现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同样还可以实现很多现实意义,需要分别对其把握并予以实现。一是可以使国家整体的社会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以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因此,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整体的高质量转型发展。二是部分工业相关产业发展遭遇瓶颈,实现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可以促使其创新,协助其突破现有的发展瓶颈。三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工业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后,也可以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有所作为。
有鉴于此,本文将深入剖析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旨在为各地市精准施策、破局突围,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稳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南。
促进工业经济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实现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样较为关键,需要优先对其转型升级作出有益的探索。首先,各地市应当审视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支柱产业发展现状,以便通过着重发展优势产业进一步夯实工业经济的发展基础。其次,应当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把握与工业经济相关产业结构的现状,基于产业发展质量和产品结构质量实现结构优化。最后,还应着重关注工业经济相关先进产业和高精尖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占比,通过促进工业经济相关先进产业和高精尖产业的发展,对其在产业结构中的占比予以提升。
通过建设制造业集群挖掘发展潜力。在新形势背景下,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越显关键,需要各地市高度重视并据实予以践行。在经济发展区域化的新形势下,各地市在高质量发展工业经济时,还应重视制造业集群建设,借此挖掘当地工业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潜力,在释放潜力的过程中提升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为此,制造业集群建设主要应当面向地区优势工业经济相关产业,同时向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延伸,探索基于循环经济理念构建更完整产业链的思路与方式,促进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切实增强项目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在各地市实现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时,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可以发挥的作用同样可观,需要引起重视并切实地增强工作力度。首先,各地市应当从工业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出发,明确把握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招商引资点,可以着重倾斜于智能制造业或先进制造业,通过招商引资补齐工业经济发展短板。其次,面向有利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项目,应当进一步针对前期条件做出完善,通过加快项目审批的形式,有效地保证投资增长后劲。
依托于创新激发工业经济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而工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仍然突出,需要探索更加科学的高质量发展思路。在此过程中,创新的现实价值尤为可观,需要各地市依托于创新激发当地工业经济的内生动力,驱动工业经济取得符合现状与需求的高质量发展。为此,各地市应当构建基于企业主体,面向市场导向的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同时,鼓励和引导工业企业在创新研发方面增加投入,不断提升工业产品附加值,在细分市场内掌握话语权。与此同时,各地市还应基于工业经济创新发展增强社会面宣发,营造利好工业企业创新发展的有利社会环境,带动更多工业企业主动地创新发展。
总而言之,在社会经济整体迈向高质量发展后,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组成部分的工业经济同样需要面向高质量发展探索转型。一方面,迎合社会经济整体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也为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过程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各地市应当正确地认识并重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把握实现高质量发展所具备的意义,以便基于本地工业经济发展现状,更好地分析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确保工业经济可以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取得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泰安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