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知行·理论

人工智能引领高等教育数字化创新发展

本文字数:2307

  ■  李 娜

  在高等教育范畴内,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而人工智能作为其中起到关键推动作用的力量,正发挥着越发关键的功效。从智能教学工具得到广泛应用,到数据驱动的教育模式得以构建,从加强AI(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教育,到推进跨学科人工智能研究合作,人工智能技术依靠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智能分析能力以及个性化服务能力,为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给予了新的路径与方法。人工智能在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应用拥有巨大潜力,能够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有力推动教育公平以及培育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进而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勾勒出无限可能的崭新蓝图。

  推动智能教学工具应用

  智能教学工具的运用可以给高等教育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促使学习方式发生变革,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契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智能教学工具包含多种类型,像智能辅助备课系统、智能学习管理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工具等。教师借助这些工具,可以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以及空间方面的限制。在推进智能教学工具应用这方面,高校可先对现有教学需求展开全面细致的调研,弄清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以及期望,并以此为依据挑选合适的智能教学工具。比如,对于理工科专业而言,可以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让学生在虚拟环境里进行复杂实验操作,解决实验设备不足或者实验存在安全风险等问题;教师在备课时,使用智能辅助备课系统,让其依照课程大纲和教学目标,从海量的教学资源库中挑选出相关的教学素材,如案例、视频、课件等,并且自动生成个性化的备课方案;在课堂上,运用智能学习管理平台,教师可实时知晓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建立数据驱动教育模式

  构建数据驱动的教育模式,需借助大数据技术收集、分析以及挖掘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以此为教育决策、教学改进以及学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教学效果数据、课程反馈数据等多维度数据展开分析,可深入知晓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察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实现教育的精准化以及个性化,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同时,高校可以搭建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整合学校各个部门以及教学环节的数据,包括学生的学籍信息、成绩记录、考勤情况、在线学习行为数据等,对这些数据给予清洗和预处理后,运用数据分析算法和工具展开深入分析。如依靠分析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长、浏览记录、作业完成情况等数据,了解学生在不同课程和知识点上的学习投入程度与掌握程度。依据分析结果,教师可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与支持,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学校也可依据数据评估课程的受欢迎程度以及教学效果,决定是否对课程进行优化或调整。

  强化AI伦理与安全教育

  通过加强AI伦理与安全教育来培育师生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促使他们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时能依照伦理规范行事,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要让师生知晓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伦理风险,如算法偏见、数据泄露等,应该采取怎样的举措防范这些风险,以保证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实现健康、安全且可持续的发展。高校可在课程体系里融入与AI伦理和安全相关的课程或者模块,如在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专业课程中增添专门的章节来讲解人工智能伦理和安全知识,覆盖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公平性、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等内容;可组织举办专题讲座以及培训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分享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实践经验;可制定严格的人工智能使用规范和管理制度,明确师生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时所拥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以及违反规定后的处罚措施;可在校园里开展宣传活动,借助海报、校园广播、线上平台等渠道来普及AI伦理与安全知识;可鼓励师生参与AI伦理与安全的研究和讨论,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推动跨学科AI研究合作

  推动跨学科人工智能研究合作,可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资源,全面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助力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创新发展,并将其更高效地运用到高等教育领域。通过跨学科合作,可以解决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进程中遭遇的复杂问题,研发出更符合教育需求的技术与产品,培育出有跨学科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可设立跨学科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或者实验室,吸引不同学科的教师以及研究人员参与进来。例如,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教师和教育学院的教师开展合作,研究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数学和统计学专业的研究人员与心理学专业的学者进行协作,探索人工智能算法中的公平性以及可解释性问题。同时,高校可定期组织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如研讨会、学术论坛等,为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促使不同学科之间产生思想碰撞以及知识融合。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数字化创新发展进程中展现出巨大价值和潜力。通过多元路径,如推动智能教学工具的应用、构建数据驱动的教育模式、加强AI伦理与安全教育以及促使跨学科AI研究合作等,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给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以及研究方式带来变革性影响。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融合会越发深入和广泛,这将为教育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陕西省体育局常规项目《陕西红色体育资源融入高校体育育人研究》(项目编号:20240899)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工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新闻热线电话:010-674106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10661 广告招商电话:010-67410642
举报邮箱:jubao@cinn.cn   投稿邮箱:zbs@cinn.cn   服务邮箱:fuwu@cinn.cn
中国工业报社
微信公众号
中国工业报知行·理论 14人工智能引领高等教育数字化创新发展 2025-04-14 2 2025年04月14日 星期一